颈上手巾腰下杓,至今千古有风规
诗句 | 读音 |
---|---|
颈上手巾腰下杓 | 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下平四宵 拼音: jǐng|gěngshàng shǒujīnyāoxiàsháo|biāo |
至今千古有风规 |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zhì jīnqiān gǔyǒu|yòufēng guī |
颈上手巾腰下杓,至今千古有风规释义
【颈】《唐韻》居郢切《集韻》《韻會》經郢切《正韻》居影切,音景。《說文》頭莖也。《釋名》頸,徑也,徑挺而長也。《廣韻》頸在前,項在後。《禮·玉藻》頭頸必中。又凡物之領皆曰頸。《禮·玉藻》韠其頸五寸。《註》頸,中央也。又《史記·天官書》七星頸爲員官,主急事。《正義》七星爲頸,一名天都,以明爲吉,暗爲凶。宋均云:頸,朱鳥頸也。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參分其兔圍,去一以爲頸圍。五分其頸圍,去一以爲踵圍。《註》頸,前持衡者。踵,後承軫者也。又《廣韻》巨成切,音。義同。漢典考證:〔《史記·天官書》七星頸爲負官,主急事
【上手】犹高手,好手。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古者,卜以决疑……且十中六七,以为上手。”唐段安节《乐府杂录·箜篌》:“咸通中,第一部有张小子,忘其名,弹弄冠於今古。今在西蜀太和中,有季齐皋者,亦为上手。”浩然《艳阳天》第四章:“这个人心眼很透灵,文化高,算盘好,工作也利索,在农业社会计里边,算是一把上手。”2.犹庄家,某些牌戏或赌博中每一局的主持人。《官场现形记》第二一回:“其时正有个票号里挡手抢着做上手,听説摇摊,已经坐了上去。”3.位置较尊的一侧。古代或尚左或尚右,因时代习俗而异。后多指左手一侧。《京
【巾】《集韻》《韻會》《正韻》居銀切,音。《說文》佩巾也。《禮·內則》盥卒授巾。《註》巾以帨手。又《正韻》蒙首衣也。《玉篇》佩巾,本以拭物,後人著之於頭。《急就篇註》巾者,一幅之巾,所以裹頭也。《揚子·方言》覆結,謂之幘巾。《釋名》巾,謹也。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當自謹修於四敎也。又《正韻》羃也。《周語》靜其巾羃。《註》巾羃,所以覆尊彝。又被巾。《揚子·方言》帍裱謂之被巾。《註》婦人領巾也。又《類篇》衣也。《周禮·春官》巾車。《註》巾猶衣也。《疏》謂玉金象革衣飾其車,故訓巾猶衣也。又《正韻》帉也。《說文》楚謂大
【腰】《集韻》《韻會》伊消切《正韻》伊堯切,音要。《說文》身中也。象人要自之形。《徐曰》要爲中關,所以自持也。《玉篇》骻也。《釋名》腰,約也,在體之中,約結而小也。又馬名。《古今注》古駿馬有飛兔腰褭。又天下形勢亦稱腰。《戰國策》梁者,山東之腰也。 《玉篇》本作要。《廣韻》或作。
【下】〔古文〕丅《廣韻》胡雅切《集韻》《韻會》《正韻》亥雅切,遐上聲。在下之下,對上之稱。《易·乾·文言》本乎地者親下。又《說文》底也。《玉篇》後也。又賤也。又《儀禮·士相見禮》始見于君,執摯至下。《鄭註》下謂君所。《賈疏》不言所而言下者。凡臣視袷已下,故言下也。又《集韻》《韻會》亥駕切,遐去聲。《正韻》降也,自上而下也。《易·屯卦》以貴下賤。《詩序》君能下下。又《爾雅·釋詁》下,落也。《郉疏》下者,自上而落也。草曰零,木曰落。又去也。《周禮·夏官·司士》歲登,下其損益之數。又《韻補》叶後五切,音戶。《詩·召南
【至今】。《楚辞·九章·抽思》:“初吾所陈之耿著兮,岂至今其庸亡。”唐高适《燕歌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刘半农《三十初度》诗:“三十岁,来的快!三岁唱的歌,至今我还爱。”
【千古】1.久远的年代。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睢水四》:“追芳昔娱,神游千古,故亦一时之盛事。”唐李白《丁都护歌》:“君看石芒碭,掩泪悲千古。”宋王安石《金山寺》诗:“谁言张处士,雄笔映千古。”清昭槤《啸亭续录·王西庄之贪》:“贪鄙不过一时之嘲,学问乃千古之业。”朱德《悼左权同志》诗:“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2.引申为具有长远存在的价值。清赵翼《瓯北诗话·杜少陵诗》:“自此以后,北宋诸公皆奉杜为正宗,而杜之名遂独有千古。”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八:“南宋诸名家,大旨亦不悖於温韦,而各立门户,别有千古。
【有】〔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又《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繫辭》富有之謂大業。又《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又《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又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又《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又《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
【风规】品格。《宋书·张敷传》:“司徒故左长史张敷,贞心简立,幼树风规。”唐白居易《除孔戣等官判》:“驾部郎中薛存诚:廉洁直方,饰以词藻;中立不倚,介然风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七:“邱军门致浙抚书谓扫荡鲸鯢,肃清海甸,总是大快事,不必计较功伐。真名将风规也。”2.指文艺作品的风格。宋苏辙《吴冲卿夫人秦国挽词》之二:“《雅》《颂》成章早,《春秋》发论长。风规留叔向,文采似中郎。”明顾起元《客座赘语·金陵南唐画手》:“金陵艾宣,工画花竹翎毛,孤标雅致,别是风规。”3.风纪法度。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