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郭溪流一衣带,中流凫屿小蓬莱
诗句 | 读音 |
---|---|
近郭溪流一衣带 | 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jìnguōxī liúyīyī dài |
中流凫屿小蓬莱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zhōng liúfúyǔxiǎo péng lái |
近郭溪流一衣带,中流凫屿小蓬莱释义
【近】〔古文〕《廣韻》其謹切《集韻》《韻會》《正韻》巨謹切,音瘽。《玉篇》不遠也。《詩·小雅》會言近止。《易·繫辭》近取諸身。又《廣韻》幾也。言庶幾也。《論語·其庶乎註》庶言近道也。又《韻會》迫也。《易·繫辭》二多譽,四多懼,近也。《註》位偪于君也。又《廣韻》《集韻》《韻會》巨靳切,音覲。《說文》附也。《增韻》親也,近之也。《書·五子之歌》民可近,不可下。又《洪範》是訓是行,以近天子之光。《韻會》凡遠近之近,上聲。附近之近,去聲。又《集韻》居吏切,音記。已也。辭也。《詩·大雅》往近王舅。《註》辭也。
【郭】〔古文〕《唐韻》《正韻》古博切《集韻》《韻會》光鑊切,音椁。《廣韻》內城外郭。《釋名》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白虎通》所以必立城郭者,示有固守也。又《正韻》國名。《春秋·莊二十四年》赤歸于曹郭公。《公羊傳》赤者何,蓋郭公也。又姓。《玉篇》王季之後,亦曰虢叔之後。《正字通》郭之有虢音者,周文王季第封于虢,或稱郭公,因爲氏。《春秋傳》:攻虢則虞救之。《公羊》作郭,《左》《穀》《孟子》作虢,異字轉音相近也。又《五音集韻》苦郭切。與廓同。漢典考證:〔《春秋·莊二十四年》赤歸于曹郭公。《穀梁傳》赤者何,蓋郭公也。
【溪流】山中小水流。宋陆游《寄子虞》诗:“山色春寒淡,溪流宿雨通。”叶圣陶《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入山大约五公里就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一】〔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又《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又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
【衣带】1.束衣的带子。《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南史·何敬容传》:“武帝虽衣浣衣,而左右衣必须洁。尝有侍臣衣带卷摺,帝怒曰:‘卿衣带如绳,欲何所缚?’”宋柳永《凤栖梧》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战国佩玉彩琉璃珠和带钩》:“依照当时审美观点或个人爱好,把这些材料、颜色、形状不同的珠子,搭配作成无一定形式的珠串,系在衣带间,更加显得美丽无比。”2.衣与带。亦代称衣着,装束。《管子·弟子职》:“夙兴夜寐,衣带必饰。”3.见“衣带水”。漢
【中流】1.犹中道,正道。《荀子·礼论》:“文理繁,情用省,是礼之隆也。文理省,情用繁、是礼之杀也。文理情用,相为内外表里,并行而杂,是礼之中流也。”王先谦集解:“中流,犹中道。”章炳麟《新方言·音表》:“钱大昕者,可谓得其中流矣;戴震者,可谓会其玄极矣;何秋涛等,盖无讥焉。”2.江河中央;水中。《史记·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唐张祜《题润州金山寺》诗:“树影中流见,鐘声两岸闻。”清李渔《怜香伴·赐姻》:“几曾见从井救人,人岸先登,自己反沉中流。”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到中流击水,浪遏
【凫】《唐韻》防無切《集韻》《韻會》馮無切《正韻》逢夫切,音扶。《爾雅·釋鳥》舒鳧,騖。《郭註》鴨也。《疏》野曰鳧,家曰鴨。《又》鳧,雁醜,其足蹼,其踵企。《郭註》鳧雁腳閒有幕蹼屬相著,飛卽伸其腳跟企直。《疏》醜類也。《又》鸍,沈鳧。《註》狀似鴨而小,背文靑色,腳紅掌,短喙長尾。《詩·鄭風》弋鳧與雁。又《大雅》鳧鷖在涇。《註》鳧,水鳥。鷖,鳧屬。又《南越志》有私鳧棲息松閒不水處,宿必以樹。又《揚子方言郭註》江東有小鳧,其多無數,俗謂之寇鳧。又《山海經》鹿臺山有鳥,狀如雄雞,人面,曰鳧徯。又官名。《周禮·冬官考工
【屿】《唐韻》徐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象呂切,胥上聲。《說文》島也。《廣韻》海中洲。《六書故》平地小山,在水爲島,在陸爲嶼。《謝靈運·登江中孤嶼詩》孤嶼媚中川。《郭璞·江賦》石帆蒙蘢以蓋嶼。 《集韻》一作。
【小蓬莱】清丽,有如神话中的蓬莱仙境的地方。宋陶穀《清异录·地理》:“违命侯苑中凿地广一顷,池心叠石,象三神山,号小蓬莱。”宋陆游《戏咏乡里食物示邻曲》:“山阴古称小蓬莱,青山万迭环楼臺。”2.仙山名。《镜花缘》第二回:“﹝女魁星﹞竟奔小蓬莱保护玉碑去了。”3.曲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