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心玄妙理,道德念阴符
经心玄妙理,道德念阴符释义
【经心】1.萦心;烦心。晋葛洪《抱朴子·崇教》:“贵游子弟,生乎深宫之中,长乎妇人之手,忧惧之劳,未常经心。”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汝何以都不復进?为是尘务经心?天分有限?”金王万锺《春宵》诗:“人在西轩愁不寐,十年间事总经心。”明卓尔堪《渔妇吟》:“一生离合未经心,锦帐佳人多梦想。”2.留心;着意。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一:“凡好书画、人间杂伎,经心即能。”唐杜甫《春日江村》诗之三:“经心石镜月,到面雪山风。”《红楼梦》第五八回:“一应药饵饮食,十分经心。”梁斌《播火记》四三:“我是过路的,一时不
【玄妙】1.《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谓道家所称的“道”深奥难识,万物皆出于此。后因以“玄妙”指“道”。汉牟融《理惑论》:“﹝牟子﹞鋭志於佛道,兼研老子五千文,含玄妙为酒浆,翫《五经》为琴簧。”三国魏曹植《辅臣论》:“存志太虚,安心玄妙。”唐寒山《诗》之二七七:“廓然神自清,含虚洞玄妙。”元杨景贤《刘行首》第四折:“草菴内谈玄妙,蒲团上讲道德,万事休题。”2.指魏晋时代清谈的玄理。《世说新语·文学》“裴冀州释二家之义”刘孝标注引《管辂传》:“裴使君有高才逸度,善言玄妙。”3.形容事理深奥微妙,难以捉摸。《
【理】《唐韻》良止切《集韻》《韻會》兩耳切《正韻》良以切,音里。《說文》治玉也。《徐曰》物之脈理,惟玉最密,故从玉。《淮南子·覽冥訓》夏桀之時,金積折廉,璧襲無理。《註》用之煩數,皆鈍而無文。又《說文徐註》治玉治民皆曰理。《書·周官》論道經邦,燮理隂陽。《前漢·循吏傳》政平訟理。又《玉篇》正也。《左傳·成二年》先王疆理天下。《註》理,正也。又《玉篇》道也。《廣韻》義理。《易·繫辭》易而天下之理得矣。《史記·平原君傳》謂公孫龍曰:公無復與孔子高辨事也。其人理勝於辭,公辭勝於理,辭勝於理,終必受詘。《皇極經世》天下
【道德】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韩非子·五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於智谋,当今争於气力。”《后汉书·种岱传》:“臣闻仁义兴则道德昌,道德昌则政化明,政化明而万姓寧。”唐韩愈《原道》:“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巴金《家》三三:“他又一次夸张地感觉到自己的道德力量超过了这个快要崩溃的大家庭。”2.老子《道德经》的省称。南朝宋鲍照《蜀四贤咏》:“闭帘注《道德》,
【念】《唐韻》奴店切《集韻》《韻會》《正韻》奴玷切,音。《爾雅·釋詁》思也。《疏》常思也。《釋名》念,黏也。意相親愛,心黏著不能忘也。《書·大禹謨》念兹在兹。又《小爾雅》無念,念也。《詩·大雅》無念爾祖。又姓。西魏太守念賢。又《轉注古音》叶人九切,音狃。《書·洪範》汝則念之。叶下咎受。 《六書精蘊》人當念所當念者,故从今。《正譌》俗作念,非。念字原字今下作丅。
【阴符】古兵书名。《战国策·秦策一》:“﹝苏秦﹞乃夜发书,陈篋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2.泛指兵书。唐杜甫《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从容询旧学,惨淡閟《阴符》。”明张以宁《过辛稼轩神道》诗:“岁晚《阴符》仙蠹化,夜寒雄剑老龙吟。”清吴伟业《送杜公弢武归浦口》诗:“牀头真诀幸犹在,肘后《阴符》復何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