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躁为人役,蓄泄同神谋

静躁为人役,蓄泄同神谋

诗句读音
蓄泄同神谋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xù xiètóng|tòngshénmóu
静躁为人役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jìng zàowéi|wèirén yì

静躁为人役,蓄泄同神谋释义

【蓄泄】散;蓄存与泄放。唐崔融《嵩山启母庙碑》:“蓄洩云雾,震荡雷风。”《明史·循吏传·陈灌》:“伐石筑堤,作水门蓄洩,护濒江田,百姓咸赖。”清黄六鸿《福惠全书·教养·修水利》:“水旱有蓄洩之或异……旱则闭而蓄之,涝则启而泄之。”

【同】《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桐。《說文》合會也。《玉篇》共也。《廣韻》①也。《易·同人》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書·益稷》敷同日奏罔功。又《廣韻》齊也。《書·舜典》同律度量衡。《詩·小雅》我馬旣同。又聚也。《詩·小雅》獸之所同。《傳》同猶聚也。又和也。《禮·禮運》是謂大同。《註》猶和也,平也。又《周禮·春官·大司樂》六律六同。《註》六律合陽聲者,六同合隂聲者。又《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註》律以竹,同以銅。言助陽宣氣,與之同也。又《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詩·

【神】〔古文〕《唐韻》食鄰切《集韻》《韻會》乗人切,音晨。《說文》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徐曰》申卽引也,天主降氣,以感萬物,故言引出萬物。又《皇極經世》天之神棲乎日,人之神棲乎目。又神明。《書·大禹謨》乃聖乃神。《孔傳》聖無所不通,神妙無方。《易·繫辭》隂陽不測之謂神。《王弼云》神也者,變化之極,妙萬物而爲言,不可以形詰。《孟子》聖而不可知之謂神。又鬼神。陽魂爲神,隂魄爲鬼。氣之伸者爲神,屈者爲鬼。又諡法。《史記》民無能名曰神。又姓。漢騎都尉神矅。又升人切,音伸。《張衡·東京賦》神荼副焉。《註》海中神名。神,音

【谋】〔古文〕《唐韻》莫浮切《集韻》《韻會》迷浮切,音牟。《說文》慮難曰謀。《爾雅·釋言》心也。《註》謀慮以心。《廣雅》議也。《玉篇》計也。《字彙》咨難慮患曰謀。《易·訟卦》君子以作事謀始。《疏》凡欲興作其事,必先謀慮其始。《書·洪範》聰作謀。《傳》度也。《詩·小雅》周爰咨謀。《傳》咨事之難易爲謀。《左傳·宣十四年》貪必謀人。《疏》計謀也。又《襄四年》咨難爲謀。《註》問患難也。《前漢·藝文志》權謀者,以正守國,以奇用兵。《晉書·法志》二人對議謂之謀。又謀面。《書·立政》謀面用丕訓德。《傳》謀面者,謀人之面貌也。

【静躁】动。晋张华《答何劭》诗:“洪钧陶万类,大块禀羣生。明闇信异姿,静躁亦殊形。”《隋书·天文志中》:“太白进退以候兵,高埤迟速,静躁见伏,用兵皆象之,吉。”汉

【人役】1.仆役;奴婢。《孟子·公孙丑上》:“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赵岐注:“若此为人所役者也。”《文选·扬雄<剧秦美新>》:“经井田,免人役。”李善注引《汉书》:“莽令更名天下奴婢曰私属,皆不得卖之。”明郎瑛《七修类稿·奇谑·狐狸》:“有土工宋留,暮遇一夫,自言欲为人役。”《醒世姻缘传》第四回:“又每日将各庄事件交付看庄人役。”2.差役,差人。《二刻拍案惊奇》卷四:“若认得是衙门人役,惹起疑心,祸不可测。”清余怀《板桥杂记·雅游》:“司有一官以主之,有衙署,有公座,有人役、刑杖、籤牌之类。”《宦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