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中白日十分迟,唤起乡心怯子规
诗句 | 读音 |
---|---|
唤起乡心怯子规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huàn qǐxiāngxīn qièzǐ guī |
静中白日十分迟 | 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jìngzhōng bái4shí fēnchí |
静中白日十分迟,唤起乡心怯子规释义
【唤起】。唐杜甫《秋日夔州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唤起搔头急,扶行几屐穿。”宋苏轼《有美堂暴雨》诗:“唤起謫仙泉洒面,倒倾鮫室泻琼瑰。”宋陆游《细雨》诗:“美睡常嫌鶯唤起,清愁却要酒阑回。”2.引申为使之觉醒奋起。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词:“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3.触动;激发。巴金《春》一:“打动她的心,唤起她的热情的处所却也很多。”4.鸟名。唐韩愈《赠同游》诗:“唤起窗全曙,催归日未西。”洪兴祖注:“唤起、催归,二禽名也……催归,子规也;唤起,声如人络丝,员转清亮,偏於
【心怯】;害怕。《六韬·论将》:“智而心怯者,可窘也。”《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看看实在受累之至,公子有些心怯。”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五:“﹝邓秀梅﹞困在床上,把头蒙在被窝里,想起这段路,不免稍微有一点心怯。”典
【子规】杜鹃鸟的别名。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埤雅·释鸟》:“杜鹃,一名子规。”唐杜甫《子规》诗:“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宋陈亮《水龙吟》词:“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水浒传》第三七回:“枝上子规啼夜月,园中粉蝶宿花丛。”鲁迅《无题》诗:“无端旧梦驱残醉,独对灯阴忆子规。”
【中白】半白。《晋书·慕容儁载记》:“自曄亡以来,孤鬚髮中白。”
【日】〔古文〕《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音。《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又《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又《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又《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又《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
【十分】划分。《周礼·考工记·凫氏》:“钟已厚则石,已薄则播……是故大钟十分其鼓间,以其一为之厚;小钟十分其鉦间,以其一为之厚。”2.犹十成。汉班固《西都赋》:“若臣者,徒观迹於旧墟,闻之乎故老,十分而未得其一端,故不能徧举也。”《水浒传》第五六回:“徐寧见他又走不动,因此十分中只有五分防他。”3.充分,十足。唐白居易《和<春深>》诗之十四:“何处春深好?春深痛饮家。十分杯里物,五色眼前花。”宋苏辙《书传灯录后》:“若执斧问之而缩颈畏避,则十分凡夫,无足取矣!”元黄庚《江村》诗:“十分春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
【迟】〔古文〕邌《唐韻》直尼切《集韻》《韻會》尼切《正韻》知切,音墀。《說文》徐行也。《廣韻》久也,緩也。《詩·衞風》行道遲遲。《禮·玉藻》君子之容舒遲。又《孔子閒居》無體之禮,威儀遲遲。《註》緩而不迫也。又委遲,迴遠貌。《詩·小雅》周道倭遲。又《韻會》棲遲,息也。《詩·風》可以棲遲。又姓。《書·盤庚》遲任有言。《註》古賢人。又尉遲,複姓。又《廣韻》《韻會》直利切《集韻》直吏切《正韻》直意切,音稚。《廣韻》待也。《後漢·章帝紀》朕思遲直士,側席異聞。又《趙壹傳》實望昭其懸遲。《註》懸心遲仰之。又遲明卽黎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