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坚无缴绕,玉滑无尘腻

金坚无缴绕,玉滑无尘腻

诗句读音
玉滑无尘腻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 yùhuáwú chénnì
金坚无缴绕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jīnjiānwújiǎo rào

金坚无缴绕,玉滑无尘腻释义

【玉】〔古文〕《唐韻》《正韻》魚欲切《集韻》《韻會》虞欲切,音獄。《說文》石之美者。玉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楊,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五音集韻》烈火燒之不熱者,眞玉也。《易·鼎卦》鼎玉鉉。《疏》正義曰:玉者,堅剛而有潤者也。又《說卦》乾爲玉爲金。《疏》爲玉爲金,取其剛之淸明也。《詩·大雅》金玉其相。《禮·聘義》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淸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

【滑】《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戸八切,音猾。《說文》利也。《周禮·天官·食醫》調以滑甘。《疏》滑者,通利往來。所以調和五味。又澾也。《杜甫詩》霜濃木石滑。又州名。《舊唐書·地理志》滑州,隋東郡,武德元年改爲滑州。又水名。《山海經》求如之山,滑水出焉。又《廣輿記》滑河,經滑縣北而東,滑最大,自洛以西,百水皆會於滑。又古國名。《左傳·襄二十九年》虞虢焦滑。又鄭地名。《春秋·莊三年》公次子滑。又珠名。《沈懷遠·南越志》走珠之次爲滑珠。又姓,漢滑興。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忽切,音骨。亂也。《晉語》

【无尘】不着尘埃。常表示超尘脱俗。唐崔橹《莲花》诗残句:“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唐杜荀鹤《题战岛僧居》诗:“师爱无尘地,江心岛上居。”

【腻】《唐韻》《集韻》《韻會》女利切,音。《說文》上肥也。《玉篇》垢膩也。《廣韻》肥膩。又滑也。《宋玉·招魂》靡顏膩理。《註》膩,滑也。 《類篇》或作。

【金】〔古文〕《唐韻》居音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吟切,音今。《易·繫辭註》天地之數,五五相配以成金木水火土。《疏》地四與天九相得,合爲金。《書·洪範》五行,四曰金,金曰從革。《傳》金可以攺更。《疏》可銷鑄以爲器也。《又》從革作辛。《傳》金之氣味。《疏》金之在火,別有腥氣,非苦非酸,其味近辛,故云金之氣味。又金有五色。《說文》五色金,黃爲之,長久薶,不生衣。百煉不輕,從革不違,西方之行,生於土。《爾雅·釋器》黃金謂之璗,其美者謂之鏐,白金謂之銀,其美者謂之鐐。《書·禹貢》厥貢惟金三品。《傳》金銀銅也。《前漢

【坚】《廣韻》古賢切《集韻》《韻會》《正韻》經天切,音肩。實也,固也,勁也。《詩·大雅》實堅實好。《禮·月令》季冬之月,水澤腹堅。又將在中軍曰中堅。《後漢·光武紀》衝其中堅。又姓。見《姓苑》。又《諡法》彰義掩過曰堅。又叶居銀切,音巾。《後漢·雷義傳》鄕里語曰:膠桼自謂堅,不如雷與。漢典考證:〔《禮·月令》季冬之月,冰澤腹堅。〕 謹照原文冰澤改水澤。 考證:〔《禮·月令》季冬之月,冰澤腹堅。〕 謹照原文冰澤改水澤。

【无】〔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亡也。奇字,无通。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又《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音巫。《說文》亡也。《玉篇》不有也。《書·舜典》剛而無虐,而無傲。又《益

【缴绕】1.谓说理、行文或问题、事情等纠缠不清。《史记·太史公自序》:“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裴駰集解引如淳曰:“缴绕,犹缠绕,不通大体也。”唐白居易《早梳头》诗:“年事渐蹉跎,世缘方缴绕。”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端绪缴绕,猝不得分明。”徐玉诺《一只破鞋》:“那战事的高兴,和纸牌的沉醉,如梭一般缴绕我的思想里。”2.缠扰不休。宋洪迈《夷坚丙志·张五姑》:“我平生为汝累,今死矣,尚復缴绕我。”3.围绕;缠绕。唐元稹《江边四十韵》:“总无篱缴绕,尤怕虎咆哮。”清葆光子《物妖志·虫·长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