钅及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
诗句 | 读音 |
---|---|
钅及镂银盘盛蛤蜊 |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jílòuyínpánshèng|chénggé lí |
镜湖莼菜乱如丝 |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jìng húchún càiluànrúsī |
钅及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释义
【镂】《唐韻》盧切《韻會》《正韻》郞豆切,音漏。《說文》剛鐵可以刻鏤。《書·禹貢》厥貢璆鐵銀鏤砮磬。《傳》鏤,剛鐵。又《說文》一曰釜也。《博雅》鬴也。《揚子·方言》鍑,江淮楚之閒或謂之鏤。又《正韻》彫刻也。《爾雅·釋器》也。《註》刻鏤物爲。《又》金謂之鏤。《註》冶器之名。《詩·秦風》虎韔鏤膺。《箋》鏤膺,刻金飾也。《左傳·哀元年》器不彤鏤。《註》鏤,刻也。又《前漢·司馬相如傳》鏤靈山。《師古往》鏤,謂疏通之以開道也。又姓。出《姓苑》。又《唐韻》力朱切《集韻》《韻會》龍珠切,音慺。劒名。《史記·吳太伯世家》賜子胥
【银】《唐韻》語巾切《集韻》《韻會》《正韻》魚巾切,音誾。《說文》白金也。《爾雅·釋器》白金謂之銀。《前漢·食貨志》朱提銀,重八兩,爲一流,直一千五百八十,它銀一流直千。《註》朱提,縣名,出善銀。又黃銀。《山海經·臯塗之山註》黃銀出蜀中,與金無異,但上石則色白。又《唐書·房齡傳》賜齡黃銀帶。又《寶藏論》銀有十七種,天生牙出銀坑內石縫中,狀如亂絲,色紅者上,入火紫白,如草根者次之。銜黑石者最奇,生樂平鄱陽產鉛之山,一名龍牙,一名龍鬚。生銀出石中,成片塊,大小不定,狀如硬錫。母砂銀生五溪丹砂穴中,色理赤光。黑鉛銀得
【盛】《唐韻》氏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成。《說文》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書·泰誓》犧牲粢盛。《傳》黍稷曰粢,在器曰盛。《周禮·天官》甸師掌帥其屬,耕耨王藉,以共齍盛。《註》謂黍稷稻粱之屬,可盛簠簋者。又器名。《左傳·哀十三年》旨酒一盛。《註》一器也。《禮·喪大記》食粥於盛不盥。《註》謂今時杯杅也。又《廣韻》受也。《詩·召南》于以盛之,維筐及筥。《古今注》城者,盛也,所以盛受民物也。又成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白盛。《註》盛之言成也。以蜃灰堊牆,所以飾成宮室。又盛服,嚴飾也。《左傳·宣二年》宣子
【蛤蜊】软体动物。生活在浅海泥沙中。壳卵圆形、三角形或长椭圆形,两壳相等,肉可食,味鲜美。《南史·王融传》:“不知许事,且食蛤蜊。”唐皮日休《病酒》诗:“何事晚来还欲饮,隔墙闻卖蛤蜊声。”明陈继儒《珍珠船》卷四:“蛤蜊候风雨,能以壳为翅飞。”冰心《寄小读者》二十:“海风似在催我归去。归途中很怅惘。只是还买了一筐新从海里拾出的蛤蜊。”
【镜湖】古代长江以南的大型农田水利工程之一。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北麓。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0年)在会稽太守马臻主持下修建。以水平如镜,故名。唐李白《越女词》之五:“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宋苏轼《永和清都观道士求此诗》:“镜湖勅赐老江东,未似西归玉局翁。”清陈维崧《鹧鸪天·秋日拨闷作》词:“一派凉秋,似镜湖,西风萧瑟雁啣芦。”
【莼菜】即莼菜。又名凫葵。多年生水草。叶片椭圆形,浮水面。茎上和叶的背面有粘液。花暗红色,嫩叶可做汤菜。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薄采其茆》:“茆与荇叶相似,南人谓之蓴菜。”唐刘长卿《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诗:“归路随枫林,还乡念蓴菜。”清冯延年《秋月庵春暮》诗:“时光忽忆蓴菜滑,采摘不厌轻舟劳。”
【乱】《正字通》俗亂字。(亂)〔古文〕《唐韻》郞段切《集韻》《韻會》《正韻》盧玩切,鑾去聲。紊也。《爾雅·釋詁》亂,治也。《說文》从乙。乙,治之也。《玉篇》理也。《書·臯陶謨》亂而敬。《孔傳》有治而能敬謹。又《盤庚》亂越我家。《梓材》厥亂爲民。《洛誥》四方迪亂,亂爲四輔。《立政》丕乃俾亂之類,皆訓治也。又不治也,凡事物不理皆曰亂。《爾雅·釋訓》夢夢,訰訰,亂也。《書·周官》制治於未亂。《周禮·地官》司虣掌憲巿之禁令,禁其鬥囂與其虣亂。又兵寇也。又事未定之時。《禮·檀弓》仲梁子曰:夫婦方亂。《註》喪次男女哭位未成
【丝】《廣韻》息兹切《集韻》《韻會》新兹切,音思。《說文》蠶所吐也。《急就篇註》抽引精繭出緒曰絲。《書·禹貢》厥貢漆絲。《詩·召南》素絲五紽。《周禮·天官·大宰》婦化治絲枲。又《典絲》掌絲入而辨其物。《左傳·隱四年》猶治絲而棼之也。又《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註》絲,琴瑟也。又《禮·緇衣》王言如絲。《疏》微細如絲。 《五經文字》絲作,譌。《韻會》俗作〈糹系〉,誤。○按《說文》絲自爲部,今倂入。zdi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