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晶飞到上宫里,上宫下宫通光明
诗句 | 读音 |
---|---|
金晶飞到上宫里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仄 韵脚:上六止 拼音: jīn jīngfēidàoshàng gōnglǐ |
上宫下宫通光明 | 平仄:仄 平 仄 平 平 平 平 拼音: shàng gōngxià gōngtōngguāng míng |
金晶飞到上宫里,上宫下宫通光明释义
【金晶】1.道家指用金烧炼而成的丹药。谓服之可以长生。唐吕岩《绝句》:“捉得金晶固命基,日魂东畔月华西。”唐吕岩《赠乔二郎》诗:“金晶飞到上宫里,上宫下宫通光明。”2.水晶的一种。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漳州产水晶,云五色皆备,然赤者未尝见,故所贵惟紫。别有所谓金晶者,与黄晶逈殊,最不易得,或偶得之,亦大如豇豆,如瓜种止矣。”
【飞】〔古文〕《唐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音非。《玉篇》鳥翥。《廣韻》飛翔。《易·乾卦》飛龍在天。《詩·邶風》燕燕于飛。又官名。《前漢·宣帝紀》西羌反,應募佽飛射士。又《釋名》船上重室曰飛廬。在上,故曰飛也。又六飛,馬名。《前漢·袁盎傳》騁六飛,馳不測山。《註》六馬之疾若飛也。別作騛。又桑飛,鷦鷯別名。又飛廉,神禽名。《三輔黃圖》能致風,身似鹿,頭似雀,有角,蛇尾,文似豹。《郭璞云》飛廉,龍雀也。世因以飛廉爲風伯之名,其實則禽也。又《本草》漏蘆一名飛廉。又《廣韻》古通作蜚。《史記·秦紀》蜚廉善走。又借
【到】《唐韻》《正韻》都導切《集韻》《韻會》刀號切,音倒。《爾雅·釋詁》到,至也。《疏》到者,自遠而至也。《詩·大雅》靡國不到。又姓。《韻會》出彭城楚令尹屋到之後。
【上宫】风·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毛传:“桑中、上宫,所期之地。”后以“上宫”指美人居住之所。汉司马相如《美人赋》:“途出郑卫,道由桑中;朝发溱洧,暮宿上宫。”南朝梁江淹《别赋》:“桑中卫女,上宫陈娥。”唐王棨《凉风至赋》:“悄丝管於上宫,陈娥翠敛;颭簷楹于华省,潘鬢霜凋。”2.楼馆。《孟子·尽心下》:“孟子之滕,馆於上宫。”赵岐注:“上宫,楼也。孟子舍止宾客所馆之楼上也。”3.指天子的祖庙。《宋史·礼志二六》:“凡上宫用牲牢、祝册,有司奉事;下宫备膳羞,内臣执事,百官陪位。”4.仙宫。《云笈七籤》
【里】《廣韻》良已切《集韻》兩耳切《正韻》良以切,音裏。《爾雅·釋言》里,邑也。《詩·鄭風》將仲子兮,無踰我里。《傳》里,居也。《周禮·地官·遂人》五家爲鄰,五鄰爲里。《前漢·法志》在壄曰廬,在邑曰里。《風俗通》五家爲軌,十軌爲里。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又《正韻》路程,今以三百六十步爲一里。又憂也。《詩·大雅》瞻卬昊天,云如何里。《箋》里,憂也。又姓。《左傳·昭十七年》鄭之未災也,里析告子產。《註》里析,鄭大夫。又百里、相里,複姓。又地名。《左傳·宣三年》子臧得罪而出,誘子華而殺之南里。《註》南里,鄭地。
【上宫】风·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毛传:“桑中、上宫,所期之地。”后以“上宫”指美人居住之所。汉司马相如《美人赋》:“途出郑卫,道由桑中;朝发溱洧,暮宿上宫。”南朝梁江淹《别赋》:“桑中卫女,上宫陈娥。”唐王棨《凉风至赋》:“悄丝管於上宫,陈娥翠敛;颭簷楹于华省,潘鬢霜凋。”2.楼馆。《孟子·尽心下》:“孟子之滕,馆於上宫。”赵岐注:“上宫,楼也。孟子舍止宾客所馆之楼上也。”3.指天子的祖庙。《宋史·礼志二六》:“凡上宫用牲牢、祝册,有司奉事;下宫备膳羞,内臣执事,百官陪位。”4.仙宫。《云笈七籤》
【下宫】1.亲庙。《礼记·文王世子》:“诸子诸孙,守下宫下室。”郑玄注:“下宫,亲庙也。”汉刘向《新序·节士》:“﹝屠岸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新五代史·温韬传》:“周太祖能鉴韜之祸,其将终也,为书以遗世宗……既葬,刻石以告后世,毋作下宫,毋置守陵妾,其意丁寧切至。”2.后宫。《战国策·齐策四》:“士三食不得饜,而君鹅鶩有餘食;下宫糅罗紈,曳綺縠,而士不得以为缘。”3.古乐调名。《国语·周语下》:“王以黄鐘之下宫,布戎于牧之野。”漢
【通】〔古文〕《唐韻》《正韻》他紅切《集韻》《韻會》他東切,統平聲。《說文》達也。《正韻》徹也。《易·繫辭》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禮·學記》知類通達。又亨也,順也。《禮·儒行》上通而不困。《註》謂仕則上達乎君,不困于道德之不足也。《易·節卦》不出戸庭,知通塞也。又暢也。《爾雅》四時和爲通正。《註》通,平暢也。又總也。《禮·王制》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註》通計三十年所入之數,使有十年之餘也。又開也。《前漢·何武傳》通三公官。《註》謂更開置之也。又也。《前漢·夏侯勝傳》先生通正言。《註》謂道之也。又凡人往來交好
【光明】光亮;明亮。《荀子·王霸》:“《诗》云:‘如霜雪之将将,如日月之光明。’”汉班固《东都赋》:“是以皇城之内,宫室光明,闕庭神丽。”《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发迹》:“一日,理宗皇帝游苑,登凤凰山,至夜望见西湖内灯火辉煌,一片光明。”鲁迅《彷徨·祝福》:“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2.照耀;辉映。《易·谦》:“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孔颖达疏:“光明者,谓三光垂耀而显明也。”《后汉书·南匈奴传》:“昭君丰容靚饰,光明汉宫,顾影裴回,竦动左右。”刘师培《骈文读本序》:“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