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虽怀古,尚友在风烈

金陵虽怀古,尚友在风烈

诗句读音
尚友在风烈平仄:仄 仄 仄 平 仄
拼音: shàng yǒuzàifēng liè
金陵虽怀古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jīn língsuīhuái gǔ

金陵虽怀古,尚友在风烈释义

【尚友】1.上与古人为友。《孟子·万章下》:“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宋朱熹《陶公醉石归去来馆》诗:“予生千载后,尚友千载前。”清昭槤《啸亭杂录·满洲二理学之士》:“近日士大夫皆不尚友宋儒,虽江浙文士之藪,其仕朝者无一人以理学著。”2.指与高于己者交游。明李贽《覆耿中丞书》:“僕尚友四方,愿欲生死於友朋之手而不可得。”

【在】《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又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又存也。《論語》父母在。又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又姓。晉汝南太守在育。又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又昨代切,音載。義同。又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又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之所在。解佩纕以結言兮,

【风烈】1.风猛烈。《论语·乡党》:“迅雷风烈必变。”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温水》:“鉦鼓大作,虎士电怒,风烈火扬,城摧众陷。”2.风教德业。汉司马相如《子虚赋》:“﹝齐王﹞问楚地之有无者,愿闻大国之风烈,先生之餘论也。”宋司马光《右班殿直傅君墓志铭》:“﹝钦之﹞知和州,声振天下。呜呼!得非承其祖之风烈邪!”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书后又一纸》:“后代有齐国,亦无一达人。惟田横之卒,五百人从之,斯不愧祖宗风烈。”3.风操;风范。《新唐书·张九龄传》:“建中元年,德宗贤其风烈,復赠司徒。”宋洪迈《容斋三笔·张

【金陵】1.古邑名。今南京市的别称。战国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灭越后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石城山)设金陵邑。南朝齐谢朓《鼓吹曲·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唐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2.中晚唐人常以指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唐李绅《宿瓜州》诗:“烟昏水郭津亭晚,迴望金陵若动摇。”唐杜牧《杜秋娘》诗序:“杜秋,金陵女也。”冯集梧注:“……唐人谓京口亦曰金陵。”宋王楙《野客丛书·北固甘罗》:“赵璘《因话録》言李勉至金陵,屡讚招隐寺标致。盖时人称京口亦曰金陵。”3.北魏

【虽】〔古文〕《唐韻》息遺切《集韻》《韻會》宣隹切,音綏。《說文》似蜥蜴而大。从虫唯聲。又《玉篇》詞兩設也。《廣韻》助語也。《集韻》不定也。况辭也。《爾雅·釋訓》每有,雖也。《註》詩曰:每有良朋,辭之雖也。《禮·少儀》雖請退可也。《疏》雖,假令也。當此时假令請退則可也。又《玉篇》推也。又與唯通。《禮記·表記》唯天子受命於天。註:唯當爲雖。又《荀子·性恶篇》今以仁義法正爲固無可知可有之理耶,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不能仁義法正也。楊僦註:唯,讀爲雖。漢典考證:〔《註》小雅棠棣曰,每有良朋〕 謹照原文小雅棠棣曰改詩曰

【怀古】思念古代的人和事。汉张衡《东京赋》:“望先帝之旧墟,慨长思而怀古。”唐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诗:“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明刘基《绍兴崇福寺记》:“因登其皆山之楼,眺于群山,悠然而怀古焉。”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