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里先生为老伴,玉霄散吏是头衔
诗句 | 读音 |
---|---|
锦里先生为老伴 |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jǐnlǐxiān shēngwéi|wèilǎo bàn |
玉霄散吏是头衔 | 平仄:仄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yù xiāosàn|sǎnlìshìtóu xián |
锦里先生为老伴,玉霄散吏是头衔释义
【锦】《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飮切,音。《說文》襄色織文也。从帛金聲。《徐曰》襄,雜色也。漢魏郡有縣,能織錦綺,因名襄邑。《釋名》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價如金,故字从金帛。《詩·衞風》衣錦褧衣。《傳》錦,文衣也。《左傳·襄三十一年》子有美錦,不使人學製焉。《拾遺記》員嶠山有冰蠶,霜覆之,然後成繭。其色五采,後代效之,染五色絲,織以爲錦。又《五代史·吳越世家》臨安有大樹,錢鏐幼時戲於此,及貴歸,衣以錦,號其樹曰衣錦將軍。又《南窗紀談》中散大夫,舊說謂之十樣錦。受命之初,不俟恩赦,便許封贈父母,一也。妻
【里】《廣韻》良已切《集韻》兩耳切《正韻》良以切,音裏。《爾雅·釋言》里,邑也。《詩·鄭風》將仲子兮,無踰我里。《傳》里,居也。《周禮·地官·遂人》五家爲鄰,五鄰爲里。《前漢·法志》在壄曰廬,在邑曰里。《風俗通》五家爲軌,十軌爲里。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又《正韻》路程,今以三百六十步爲一里。又憂也。《詩·大雅》瞻卬昊天,云如何里。《箋》里,憂也。又姓。《左傳·昭十七年》鄭之未災也,里析告子產。《註》里析,鄭大夫。又百里、相里,複姓。又地名。《左傳·宣三年》子臧得罪而出,誘子華而殺之南里。《註》南里,鄭地。
【先生】子,犹言头生。《诗·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达。”朱熹集传:“先生,首生也。”2.父兄。《仪礼·有司》:“其先生之脀,折胁一。”郑玄注:“先生,长兄弟。”《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饌。”何晏集解引马融曰:“先生,谓父兄。”3.年长有学问的人。《孟子·告子下》:“宋牼将之楚,孟子遇於石丘,曰:‘先生将何之?’”赵岐注:“学士年长者,故谓之先生。”《战国策·齐策三》:“孟尝君讌坐,谓三先生曰:‘愿闻先生有以补之闕者。’”姚宏注:“先生,长老,先己以生者也。”宋叶适《宋故孟夫人墓志铭》:“精义择语,
【老伴】。相交多年的朋友。唐韩渥《赠渔者》诗:“我亦好贤求老伴,莫嫌迁客且论交。”宋陆游《苏武慢·唐安西湖》词:“羈怀易感,老伴无多,谈麈久闲犀柄。”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一:“天启呼魏忠贤为老伴。”2.指久与共处的器具或自然物。唐白居易《对琴待月》诗:“共琴为老伴,与月有秋期。”元王逢《寄桃浦诸故知即事》诗:“老伴惟餘卧陇云,抱晦含光体常静。”3.配偶。《金瓶梅词话》第六回:“婆子笑道:‘老身没有老伴儿,那里得养出来,你年小少壮,正好养哩。’”《儒林外史》第九回:“方才听见説,你那两个令郎都娶了媳妇,曾添了几个
【玉霄】1.天界。传说中天帝、神仙的居处。唐常建《古意》诗之二:“玉霄九重闭,金锁夜不开。”宋苏轼《水龙吟》词:“向玉霄东望,蓬莱晻靄,有云驾,驂风驭。”宋徐铉《赠奚道士》诗:“玉霄壁闭人长在,金鼎功成俗未知。”清朱鹤龄《思陵长公主挽诗》:“誓依灵寝去,俄向玉霄行。”2.指天台山的玉霄峰。宋陆游《赠倪道士》诗:“归隐玉霄应不出,他年容我扣巖扉。”参见“玉霄峰”。
【散】〔古文〕枚《廣韻》《韻會》蘇旱切《集韻》顙旱切,音傘。,通作散。《易·說卦》風以散之。《禮·曲禮》積而能散。又《公羊傳·莊十二年》散舍諸宮中。《註》散,放也。又《博雅》布也。《廣韻》散,誕也。《增韻》又宂散,閒散。《韻會》不自檢束爲散。《莊子·養生主》散人又惡知散木。《註》不在可用之數。又姓。《書·君奭》有若散宜生。《傳》散氏,宜生名。又酒尊名。《周禮·春官·鬯人》凡疈事用散。《註》漆尊也,無飾曰散。《儀禮·燕禮》酌散西階上。《註》酌散者,酌方壷酒也。《禮·禮器》賤者獻以散。《註》五升曰散。○按《周禮》《
【吏】《唐韻》力置切《集韻》《韻會》良志切《正韻》力地切,音利。《說文》吏,治人者也。从一从史。《徐鍇曰》吏之治人,心主於一,故从一。《書·胤征》天吏逸德,烈于猛火。《禮·曲禮》五官之長曰伯,是職方,其于天子也,曰天子之吏。《左傳·成二年》王使委于三吏。《註》三吏,三公也。又《韻會》府史之屬亦曰吏。《周禮·天官·大宰》八則,三曰廢置以馭其吏。《前漢·百官公卿表》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爲長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爲少吏。《註》師古曰:吏,理也。主理其縣內也。又姓。《正字通》漢吏宗,王莽時人。又《五音集韻》神
【是】〔古文〕《唐韻》承紙切《集韻》《韻會》上紙切,音姼。《說文》作昰。直也。从日正。《釋名》是,嗜也,人嗜樂之也。《玉篇》是,是非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又《博雅》是,此也。《易·乾卦》不見是而無悶。《又》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又姓。《姓氏急就篇》是氏,吳有是儀,唐有是光。又《集韻》田黎切,音題。《公羊傳·僖十六年》是月者何,僅逮是月也。《註》是,月邊也。魯人語也。《釋文》是,如字。一音徒兮反。又與氏通。《前漢·地理志》氏爲莊公。《註》氏,與是同。古通用。又《韻補》叶市之切。
【头衔】称。旧时官场所用名刺,常将官衔加在姓名之上,故名。后亦用以指学衔、职称等。宋范成大《客中呈幼度》诗:“手板头衔意已慵,墨池书枕兴无穷。”元洪希文《朱千户自京归》诗:“紆朱喜换头衔旧,衣锦荣归鬢髮新。”参见“衔头”。参阅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官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