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有遗世,鼎实恣和邦
| 诗句 | 读音 |
|---|---|
| 鼎实恣和邦 | 平仄:仄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四江 拼音: dǐngshízìhé|hè|huó|huò|húbāng |
| 金门有遗世 | 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拼音: jīn ményǒu|yòuyí shì |
金门有遗世,鼎实恣和邦释义
【鼎】〔古文〕鼑《唐韻》《集韻》《韻會》都挺切,音頂。《說文》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荆山之下。《玉篇》鼎,所以熟食器也。《左傳·宣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爲之備,使民知神姦,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周禮·天官·膳夫》王日一舉鼎,十有二物,皆有俎。《鄭註》鼎有十二,牢鼎九,陪鼎三。又《周易卦名》巽下離上之卦。又《正韻》鼎,當也。又方也。《前漢·賈誼傳》天子春秋鼎盛。又鼎鼎,大舒也。《禮·檀弓》喪事鼎鼎爾,則小人。《疏》形體寬慢也。又
【实】〔古文〕宲《唐韻》《廣韻》神質切《集韻》《類篇》《韻會》食質切,音失。《說文》實,富也。从宀从貫。貫,貨貝也。《廣韻》誠也,滿也。《增韻》充也,虛之對也。《易·本義》乾一而實,坤二而虛。《孟子》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宋程頤曰》心有主則實,實則外患不能入。又華實。《晉語》華則榮矣,實之不知,請務實乎。《史記·商鞅傳》貌言華也,至言實也。又物成實也。《爾雅·釋草》果臝之、括樓昺疏。實卽子也。《禮·月令》季春,乃爲麥祈實。《註》謂於含秀求其成也。又品物也。《左傳·莊二十二年》庭實旅百。《註》庭之所實
【邦】〔古文〕邫《唐韻》博江切《集韻》《韻會》悲江切,音梆。《說文》國也。《周禮·天官》大宰掌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註》大曰邦,小曰國。又《釋名》邦,封也。封有功于是也。《書·蔡仲之命》乃命諸王邦之蔡。又姓。《正字通》明有邦嚴。又叶卜工切,音崩。《詩·小雅》以畜萬邦,叶上訩。《又》保其家邦。叶上同。又《大雅》御于家邦。叶上恫,凡《詩》《易》邦字同此音。
【金门】1.见“金马门”。2.见“金明门”。3.代指富贵人家。《魏书·常景传》:“夫如是,故綺阁金门,可安其宅;锦衣玉食,可颐其形。”4.指以黄金为装饰的门。《封神演义》第六五回:“玉殿金门两扇开,乐声齐奏下瑶臺。”
【有】〔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又《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繫辭》富有之謂大業。又《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又《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又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又《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又《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
【遗世】超脱尘世;避世隐居。晋孙绰《游天台山赋》:“非夫遗世翫道,絶粒茹芝者,乌能轻举而宅之。”唐王维《赠从弟司库员外絿》诗:“皓然出东林,发我遗世意。”宋苏轼《海月辩公真赞》:“人皆趋世,出世者谁?人皆遗世,世谁为之?”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三湘梦’三句推开説,先生其有遗世之心乎。”2.道教谓羽化;登仙。泛指去世。唐陈子昂《续唐故中岳体玄先生潘尊师碑颂》:“遂解形而遗世,乘白云以上宾。”明吴承恩《寿潘母杨孺人六秩序》:“而况乎违背所天,已踰三纪,而熙翁遗世,又且十餘年矣。”清陈梦雷《拟古十九首·去者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