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风埃昏几席,有时箫鼓祭春秋
| 诗句 | 读音 |
|---|---|
| 有时箫鼓祭春秋 |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yǒu shíxiāo gǔjì|zhàichūn qiū |
| 尽日风埃昏几席 |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平 平 韵脚:入二十二昔 拼音: jìn rìfēng|fěngāihūn1|3xí |
尽日风埃昏几席,有时箫鼓祭春秋释义
【有时】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周礼·考工记·序》:“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唐张乔《滕王阁》诗:“叠浪有时有,閒云无日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满生心里反悔凤翔多了焦家这件事,却也有时念及,心上有些遣不开。”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夏世富把他从一个游乐场带到另一个游乐场,有时坐下来看一阵,有时站在那里停一会。”2.谓有如愿之时。唐李白《行路难》诗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唐刘云《婕妤怨》诗:“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
【箫鼓】泛指乐奏。南朝梁江淹《别赋》:“琴羽张兮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宋张孝祥《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家种黄柑丹荔,户拾明珠翠羽,簫鼓夜沉沉。”明王玉峰《焚香记·赴任》:“楼船簫鼓交龙旆,想赴京时半肩行李,从今一洗当年耻。”清昭槤《啸亭续录·端午龙舟》:“乾隆初,上於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於福海中,皆画船簫鼓,飞龙鷁首,络绎於鲸波怒浪之间。”亦指军乐。唐李白《发白马》诗:“将军发白马,旌节渡黄河。簫鼓聒山岳,沧溟涌涛波。”
【祭】《唐韻》《集韻》《韻會》子例切,音霽。《說文》祭祀也。从示,右手持肉。又《尚書·大傳》祭之言察也。察者,至也,言人事至於神也。又《孝經·士章疏》祭者,際也,人神相接,故曰際也。詳見《禮·記祭法祭統祭義》諸篇。又《廣韻》《集韻》側界切《韻會》《正韻》側賣切,音債。周大夫邑名。又姓,周公子祭伯,其後爲氏。
【春秋】春季与秋季。《礼记·王制》:“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晋陶潜《移居》诗之二:“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沈从文《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春秋二季农事起始与结束时,照例有老年人向各处人家敛钱,给社稷神唱木傀儡戏。”2.指春秋两季的祭祀。《国语·楚语上》:“唯是春秋所以从先君者,请为‘灵’若‘厉’。”韦昭注:“春秋,言春秋禘、祫。”3.泛指祭祀。《左传·僖公十三年》:“春秋窀穸之事。”4.泛指四时。《诗·鲁颂·閟宫》:“春秋匪解,享祀不忒。”郑玄笺:“春秋犹言四时也。”汉张衡《东京
【尽日】整天。《淮南子·氾论训》:“尽日极虑而无益於治,劳形竭智而无补於主。”唐郑璧《奉和陆鲁望白菊》:“终朝疑笑梁王雪,尽日慵飞蜀帝魂。”清魏源《武林纪游》诗之六:“尽日不逢人,终年无啟关。”2.指农历月末最后一天。清褚人穫《坚瓠续集·大尽小尽》:“月满三十日为大尽,少一日为小尽,月之尽日犹年之除夜也。”终日,整天。明陈子龙《南乡子》词:“儘日对红颜,画阑深深半掩关。”
【风】〔古文〕凬飌檒《唐韻》方戎切《集韻》方馮切《正韻》方中切,音楓。風以動萬物也。《莊子·齊物論》大塊噫氣,其名爲風。《河圖》風者,天地之使。《元命包》隂陽怒而爲風。《爾雅·釋天》南風謂之凱風,東風謂之谷風,北風謂之凉風,西風謂之泰風。《禮·樂記》八風從律而不姦。《疏》八方之風也。《史記·律書》東北方條風,立春至。東方明庶風,春分至。東南方淸明風,立夏至。南方景風,夏至至。西南方凉風,立秋至。西方閶闔風,秋分至。西北方不周風,立冬至。北方廣莫風,冬至至。《周禮·春官·保章氏》以十有二風,察天地之和命,乖別之妖
【埃】《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開切,音哀。《說文》塵也。凡風起而揚沙皆曰埃。《前漢·景十三王傳》杳冥晝昏,塵埃抪覆。《後漢·逸民傳》蟬脫囂埃之中。又叶於支切,音醫。《楚辭·漁父》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與上衣叶。《朱子註》塵埃,史作溫蠖。溫蠖猶惛憒。若从史則白叶蒲各切,蠖于郭切,二字自叶。
【昏】〔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昆切,音閽。《說文》日冥也。从日、氐省。氐者,下也。一曰民聲。《爾雅·釋詁》昏,代也。《註》代,明也。《疏》日入後二刻半爲昏,昏來則明往,故云代明。《釋名》昏,損也,陽精損減也。《周禮·秋官·司寤氏註》日入三刻爲昏,不盡三刻爲明。《淮南子·天文訓》日至虞淵,是謂黃昏。至於蒙谷,是謂定昏。又《詩·邶風》宴爾新昏。《儀禮·士昏禮註》士娶妻之禮,以昏爲期,因而名焉。必以昏者,陽往而隂來,日入三商爲昏。又《左傳·昭二十五年》昏媾、姻亞。《註》妻父曰昏,重昏爲媾,婚父曰姻,
【几】《唐韻》居履切《集韻》《韻會》舉履切《正韻》居里切,寄上聲。《說文》踞几也。《徐曰》人所凭坐也。《詩·大雅》或肆之筵,或授之几。《周禮·春官》五几,玉几,雕几,彤几,漆几,素几。《劉歆·西京雜記》漢制,天子玉几,冬加綈錦其上,謂之綈几。凡公侯皆竹木几,冬則細爲橐以馮之。《玉篇》案也。亦作机。《左傳·昭五年》設机而不倚。又几几,安重貌。《詩·豳風》赤舄几几。(幾)〔古文〕《唐韻》居衣切《集韻》《韻會》居希切,音機。《說文》微也。《易·繫辭》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書·臯陶謨》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傳
【席】〔古文〕《唐韻》祥易切《集韻》《韻會》《正韻》祥亦切,音夕。《說文》藉也。《玉篇》牀席也。《廣韻》薦席。《增韻》藳秸曰薦,莞蒲曰席。《急就篇註》簟謂之席。又重曰筵,單曰席。《周禮·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牀第。《註》衽席,單席也。《釋名》席,釋也。可卷可釋。《詩·邶風》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賈誼·過秦論》席卷天下。又《韻會》資也,因也。《書·畢命》席寵惟舊。《前漢·劉向傳》呂產呂祿,席太后之寵。《註》師古曰:席猶因也。言若人之坐於席也。又《玉篇》安也。又也。《禮·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註》席,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