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宵东岭外,滟滟金波涨
今宵东岭外,滟滟金波涨释义
【滟滟】灩”。亦作“灔灔”。1.水光貌。南朝梁何逊《望新月示同羁》诗:“的的与沙静,灧灧逐波轻。”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灩灩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明刘基《再次韵和十六夜月》:“金波灧灧将流瓦,玉砾荧荧恰近簷。”赵朴初《朝天措·北海夜泛同臣赞上座》词:“西湖仿佛,濛濛烟树,灔灔波光。”2.水浮动貌。唐张籍《朱鹭》诗:“避人引子入深壍,动处水纹开灧灧。”金元好问《后湾别业》诗:“童童翠盖桑初合,灩灩苍波麦已匀。”冰心《寄小读者》十四:“偷闲划舟,抬头望一望滟滟的湖波,低头看滴达滴达消磨时间的手表,心灵中
【金波】谓月光。《汉书·礼乐志》:“月穆穆以金波,日华燿以宣明。”颜师古注:“言月光穆穆,若金之波流也。”南朝齐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宋司马光《闰正月十五日夜监直对月怀诸同舍》诗之一:“雾浄金波溢,天开碧幕空。”2.借指月亮。唐白居易《对琴待月》诗:“玉軫临风久,金波出雾迟。”唐羊士谔《和武相早朝中书候传点书怀奉呈》:“耿耿金波缺,沉沉玉漏稀。”明李瀚《十五夜立秋对月》诗:“金波圆静夜,银汉近前楹。”3.反射着耀眼光芒的水波。南朝梁武帝《七喻·如炎》诗:“金波扬素
【涨】《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知亮切,音帳。水大貌。《焦氏·易林》水漲無船。又溢也。《杜甫詩》春日漲雲岑。又南海名。《謝承·後漢書》交趾七郡土獻,皆從漲海出入。又《集韻》展兩切,長上聲。義同。或从長作涱。又《廣韻》陟良切《集韻》《韻會》中良切,音張。義同。《郭璞·江賦》趨漲截洄。
【今宵】今夜。南朝陈徐陵《走笔戏书应令》诗:“今宵花烛泪,非是夜迎人。”唐雍陶《宿嘉陵驿》诗:“今宵难作刀州梦,月色江声共一楼。”
【东】《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音蝀。《說文》動也。陽氣動,于時爲春。《書·堯典》平秩東作。《孔傳》歲起於東,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皡。又《史記·曆書》日起於東,月起於西。《鄭樵·通志》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又《詩·大雅》東有啓明。又《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又姓。《聖賢羣輔錄》舜友東不訾。又叶當經切,音丁。《詩·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東。又叶都郞切,音當。《楊泉·蠶賦》粵召僕夫,築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東。
【岭外】岭以南地区。《后汉书·顺帝纪》:“九真太守祝良、交阯刺史张乔慰诱日南叛蛮,降之,岭外平。”唐高适《送柴司户之岭外》诗:“岭外资雄镇,朝端宠节旄。”宋梅尧臣《和次道金桔》:“谁传岭外信,尚带霜前叶。”《宋史·狄青传》:“又破沿江九州,围广州,岭外骚动。”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