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印终归妄校尉,白头仍是斥仙人

金印终归妄校尉,白头仍是斥仙人

诗句读音
金印终归妄校尉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仄
拼音: jīn yìnzhōng guīxiào wèi
白头仍是斥仙人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báitóuréng shìchìxiān rén

金印终归妄校尉,白头仍是斥仙人释义

【金印】1.旧时帝王或高级官员金质的印玺。《史记·孝武本纪》:“是时上方忧河决,而黄金不就,乃拜大(欒大)为五利将军。居月餘,得四金印。”宋苏辙《观捕鱼》诗:“人生此事最便身,金印垂腰定何益。”清黄遵宪《琉求歌》:“尚有丹书珠殿掛,空将金印紫泥封。”2.借指官职。唐杜甫《陪李王苏李四使君登惠义寺》诗:“谁能解金印,瀟洒自安禪。”宋乐雷发《乌乌歌》:“好杀贼奴取金印,何用区区章句为?”3.宋代称犯人脸上刺的字。《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张胜看张员外,面上刺着四字金印,蓬头垢面,衣服不整齐。”《水浒传》第八回:

【终归】中神兽名。晋葛洪《抱朴子·对俗》:“终归知往,乾鹊知来,鱼伯识水旱之气,蜉蝣晓潜泉之地。”2.终究;毕竟。唐张鷟《游仙窟》:“纵使身游万里外,终归意在十娘边。”朱德《纪念八一》诗:“革命大旗撑在手,终归胜利属人民。”杨朔《海天苍苍》:“事实终归是事实,我的儿子再也活不过来了。”

【校尉】军职名。据《史记》,秦末起义军中已有此职。《项羽本纪》载:项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又《张耳陈馀列传》载:陈胜“以张耳、陈餘为左右校尉。”汉代始建为常职,其地位略次于将军,并各随其职务冠以各种名号。掌管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长官,亦有称校尉者。隋唐以后迄清为武散官之号,地位逐渐降低。明清之际也称卫士为校尉,其地位尤低。参阅《通典·职官十六》、《续通典·职官十六》。

【白】〔古文〕《唐韻》旁陌切《集韻》《韻會》《正韻》薄陌切,音帛。《說文》西方色也。隂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隂數也。《釋名》啓也。如水啓時色也。《爾雅·釋天》秋爲白藏。《疏》秋之氣和,則色白而收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書繪之事,西方謂之白。《書·禹貢》冀州,厥土惟白壤。靑州,厥土白墳。又《禮·檀弓》殷人尚白。又《增韻》素也。潔也。《易·賁卦》白賁无咎。《註》其質素,不勞文飾也。又《說卦》巽爲白。《疏》風吹去塵,故潔白也。又明也。《禮·曾子問》當室之白。《註》謂西北隅得戸明者也。《荀子·正名篇》說不行,則白

【头】〔古文〕《唐韻》度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徒侯切,音投。《說文》首也。《禮·玉藻》頭容直。《釋名》頭,獨也,於體高而獨也。又古者謂一人爲一頭。《春秋元命苞》十紀,其一曰九頭紀,卽人皇氏。人皇兄弟九人故也。又《儀禮·士相見禮》贄,冬用雉,夏用腒,左頭奉之。《註》頭,陽也。《疏》執禽者左首。雉以不可生服,故殺之。雖死猶尚左,以從陽也。又人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註》豎,小吏,名頭須。又藥名。《本草綱目》百頭,貫衆也。一名鴟頭。《陶弘景曰》葉似大蕨,毛芒似老鴟頭。又《唐韻》《正韻》

【斥】《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昌石切,音尺。同。逐也,遠也。《左傳·昭十六年》大國之求,無禮以斥之。何饜之有。《史記·淮南王傳》王使郞中令斥免。《註》屛斥。又《書·禹貢》海濱廣斥。《釋文》斥謂地鹹。《前漢·法志》除山川沈斥。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斥蠖。《註》屈蟲也。又《左傳·襄十一年》納斥。《註》不相備也。《史記·李廣傳》然亦遠斥,未嘗遇害。《註》索隱曰:斥,度也。,視也,望也。又《左傳·襄三十一年》盜充斥。《註》充滿斥見,言其多。又《史記·司馬相如傳》除邊關之益斥。《註》斥,廣也。又《前漢·惠帝

【仙人】亦作“僊人”。1.神话传说中长生不老、有种种神通的人。《文选·古诗<生年不满百>》:“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李善注引《列仙传》:“王子乔者,太子晋也。道人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史记·秦始皇本纪》:“於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僊人。”《新唐书·方技传·姜抚》:“自言通僊人不死术,隐居不出。”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唐道士侯道华喜读书,每语人曰:‘天上无凡俗仙人。’此妙语也。”《云笈七籤》卷十七:“长生不死,延数万岁,名编仙籙,故曰仙人。”2.唐人用以称女道士。唐李白《玉真仙人词》王琦注引胡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