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迄有年,复思嗣岁

既迄有年,复思嗣岁

诗句读音
复思嗣岁平仄:仄 平 仄 仄
拼音: fù sīsìsuì
既迄有年平仄:仄 仄 仄 平
拼音: jìqìyǒu nián

既迄有年,复思嗣岁释义

【复思】罳”。即罘罳。门外之屏。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穀水》:“今閶闔门外夹建巨闕以应天宿,虽不如礼,犹象而魏之,上加復思以易观矣。《广雅》曰:‘復思谓之屏。’”《太平御览》卷一八五引《广雅》:“復罳谓之屏。”2.重思,再思。《汉书·王莽传下》:“性好时日小数,及事迫急,亶为厌胜。遣使坏渭陵、延陵园门罘罳,曰:‘毋使民復思也。’”

【岁】〔古文〕亗《唐韻》相銳切《集韻》須銳切,音帨。《釋名》歲,越也,越故限也。《白虎通》歲者,遂也。《易·繫辭》寒暑相推而歲成。《書·洪範》五紀,一曰歲。《傳》所以紀四時。《又》王省惟歲。《傳》王所省職,兼總羣吏,如歲兼四時。又星名。《爾雅·釋天》唐虞曰載,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郭註》歲,取歲星行一次也。《疏》按《律歷志》分二十八宿爲十二次,歲星十二歲而周天,是年行一次也。《周禮·春官》馮相氏掌十有二歲。《又》保章氏以十有二歲之相,觀天下之妖祥。《疏》此太歲在地,與天上歲星相應而行。歲星右行於天,一歲移一

【迄】《唐韻》《集韻》《韻會》許訖切《等韻》呼訖切,音汔。《說文》至也。《詩·大雅》以迄于今。又《周頌》迄用有成。又竟也。《後漢·孔融傳》才疏意廣,迄無成功。又與訖通。《書·禹貢》聲敎訖于四海。

【有年】1.丰年。《书·多士》:“今尔惟时宅尔邑,继尔居,尔厥有干有年于兹洛。”孔传:“汝其有安事有丰年于此洛邑。”《竹书纪年》卷下:“秋大有年。”唐包何《和程员外春日东郊即事》:“郎官休浣怜迟日,野老欢娱为有年。”明危素《谥文献黄公神道碑》:“岁大旱,祷于龙湫,大雨,境内有年。”2.多年。晋陶潜《移居》诗之一:“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唐元稹《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予与公更相知善有年矣。”清侯方域《陈将军二鹤记》:“沙随李氏有二鹤焉,豢之有年矣。”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因为他虽和我认识有年,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