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壤欢呼纷老稚,惭愧今年又丰岁

击壤欢呼纷老稚,惭愧今年又丰岁

诗句读音
击壤欢呼纷老稚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韵脚:去六至
拼音: jī rǎnghuān hūfēnlǎozhì
惭愧今年又丰岁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cán kuìjīn niányòufēng suì

击壤欢呼纷老稚,惭愧今年又丰岁释义

【击壤】种游戏。把一块鞋子状的木片侧放地上,在三四十步处用另一块木片去投掷它,击中的就算得胜。汉王充《论衡·刺孟》:“夫毁瓦画墁,犹比童子击壤于涂,何以异哉!”参阅《太平御览》卷七五五引三国魏邯郸淳《艺经》。2.《艺文类聚》卷十一引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五十老人击壤於道。”后因以“击壤”为颂太平盛世的典故。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诗:“即是羲唐化,获我击壤情。”唐张说《季春下旬诏宴薛王山池序》:“河清难得,人代几何?击壤之懽,良有以也。”宋范成大《插秧》诗:“谁知细细青青草,中有

【欢呼】欢乐地喊叫。《东观汉记·王霸传》:“贼众欢呼,雨射营中。”唐元稹《辨日旁瑞气状》:“其日三将同升,万姓欢呼,四方来贺。”元萨都剌《将至太平驿》诗:“到驛欢呼如到家,明日舟行復如此。”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懽呼:欢乐地呼喊。唐薛用弱《集异记·李钦瑶》:“举军懽呼,声振山谷。”明张居正《贺瑞雪表》五:“懽呼敢效乎虫鸣,踊跃岂殊於兽舞!”康有为《将至桂林望诸石峰》诗:“昔游燕吴读园记,每见叠石輒懽呼。”

【纷】《廣韻》府文切《集韻》《韻會》《正韻》敷文切,音芬。《說文》馬尾韜也。《玉篇》亂也,緩也。又《博雅》紛紛,衆也。又喜也。《易·卦》用史巫紛若吉。《釋文》紛,衆也,喜也。一云盛也。《前漢·禮樂志》羽旄紛紛。《註》紛紛言其多。又《書·顧命》筍席紛純。《疏》紛如綬,有文而狹者也。又《禮·內則》左佩紛帨。《註》紛帨,拭物之佩巾也。又《揚雄·羽獵賦》靑雲爲紛。《註》紛,旗旒也。又《集韻》符分切,音汾。紛縕,亂貌。又《韻補》叶孚焉切。《孫楚·雪賦》豐隆灑雪,交錯翻紛。膏澤偃液,普潤中田。zd

【老】〔古文〕《廣韻》盧皓切《集韻》《韻會》《正韻》魯皓切,音栳。《說文》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須髮變白也。《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公羊傳·宣十一年》使帥一二耋老而綏焉。《註》六十稱耋,七十稱老。又《詩·鄭風》與子偕老。《疏》沒身不衰也。《禮·祭義》貴老。爲其近于親也。又《周禮·地官·鄕老註》老,尊稱也。又《儀禮·聘禮》授老幣。《註》老賔之臣。《疏》大夫家臣稱老。又《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註》卿老亦卿也。又《禮·王制》天子之老。《註》老謂上公。又《禮·禮運》三老在學。《註》乞言,則受之三老。《左傳

【稚】《廣韻》直利切,音治。幼稚,亦小也,晚也。同稺。《穀梁傳·僖十年》驪姬有二子,長曰奚齊,稚曰卓子。又姓。《史記·商本紀贊》契爲子姓,其後分封,以國爲姓,有稚氏。

【惭愧】亦作“慙媿”。亦作“慙愧”。1.因有缺点、错误或未能尽责等而感到不安或羞耻。《国语·齐语》:“是故大国慙媿,小国附协。”《汉书·贡禹传》:“自念终亡以报厚德,日夜慙愧而已。”《南史·孝义传上·韩係伯》:“隣人惭愧,还所侵地,躬往谢之。”《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目今正值空乏,不能相济,惭愧!惭愧!”巴金《哑了的三角琴》:“说来惭愧,我们所答应他的事情并不曾做到。”2.感幸之词。意为多谢、难得、侥幸。唐王绩《过酒家》诗之五:“来时长道貰,惭愧酒家胡。”唐元稹《长滩梦李绅》诗:“慙媿梦魂无远近,不辞风

【今年】本年。指说话时的这一年。晋李密《陈情事表》:“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宋苏轼《九日黄楼作》诗:“岂知还復有今年,把琖对花容一呷。”明张居正《文华殿论奏》:“如今年暂行,明年即据为例,非祖宗旧例也。”周瘦鹃《花木丛中·梅花时节话梅花》:“今年我家的盆梅,开了花的只有十多盆。”

【又】《唐韻》于救切《集韻》《韻會》尤救切《正韻》爰救切,音宥。《說文》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多,略不過三也。《韻會》偏旁作。又《廣韻》又,猶更也。又《韻補》叶夷益切,音亦。復也。《詩·小雅》人之齊聖,飮酒溫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爾儀,天命不又。富音偪。

【丰岁】年。《梁书·昭明太子统传》:“去年称为丰岁,公私未能足食。”唐张九龄《和崔尚书<喜雨>》:“惠泽成丰岁,昌言发上才。”《元史·礼乐志三》:“丰岁穰穰,延洪有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