蕺山如重到,应老旧云根

蕺山如重到,应老旧云根

诗句读音
蕺山如重到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韵脚:去三十七号
拼音: jí1rúzhòng|chóngdào
应老旧云根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1|4lǎo jiùyún gēn

蕺山如重到,应老旧云根释义

【蕺】《唐韻》阻立切,音戢。菜名。葉似蕎麥,生濕地。《張衡·南都賦》若其園囿,則有蓼蕺蘘荷。又山名。《會稽志》蕺山在府西六里,越王採蕺于此。

【山】《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與刪音同。《說文》山宣也。宣氣散生萬物,有石而高也。《徐曰》象山峰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又《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

【重】〔古文〕《唐韻》柱用切《集韻》《韻會》儲用切,音緟。《說文》厚也。《增韻》輕之對也。《易·繫辭》夫茅之爲物薄,而用可重也。《禮·王制》輕任幷,重任分。又《廣韻》更爲也。《博雅》重,再也。又難也。《戰國策》臣之所重處重留也。《註》重,猶難也。《前漢·淮南王傳》文帝重自切責之。《註》如淳曰:重,難也。又貴也。《戰國策》張儀之殘樗里疾也,重而使之。《註》重,猶貴也。又尊也。《禮·祭統》所以明周公之德,而又以重其國也。《註》重,猶尊也。又尚也。《禮·緇衣》臣儀行不重辭。《註》重,猶尚也。《疏》爲臣之法,不尚虛華之

【到】《唐韻》《正韻》都導切《集韻》《韻會》刀號切,音倒。《爾雅·釋詁》到,至也。《疏》到者,自遠而至也。《詩·大雅》靡國不到。又姓。《韻會》出彭城楚令尹屋到之後。

【应】《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陵切,音膺。《說文》當也。从心聲。《徐曰》,鷹字也。本作,今作應。又料度辭也。《唐詩》應須,祇應,皆是也。又《周語》其叔父實應且憎。《註》猶受也。又國名。《括地志》故應城,因應山爲名,在汝州葉縣。又姓。出南頓,本周武王後。《左傳·僖二十四年》邗晉應韓,武之穆也。漢有應曜,與四皓偕隱,曜獨不出,八代孫應劭,集解漢書。又通作膺。《書·武成》誕膺天命。《註》當也。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證切,音譍。《集韻》答也。《廣韻》物相應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又樂名。

【老旧】1.故旧。《北史·恩幸传·抱嶷》:“十九年,以刺史从驾南征,以老旧,每见劳问,数道称嶷之正直。”2.指老臣。《金史·逆臣传·纥石烈执中》:“才诚可取,虽在微贱皆当擢用,何必老旧始能立功。”3.陈旧。鲁迅《集外集拾遗·老调子已经唱完》:“我想,凡有老旧的调子,一到有一个时候,是都应该唱完的。”

【云根】云起之处。晋张协《杂诗》之十:“云根临八极,雨足洒四溟。”唐杜甫《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诗:“忠州三峡内,井邑聚云根。”仇兆鳌注:“张协诗‘云根临八极’注:五岳之云触石出者,云之根也。”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一折:“醉归去松阴满身,泠然风韵,铁笛声吹断云根。”2.山石。宋梅尧臣《次韵答吴长文内翰遗石器》:“山工日斵器,殊匪事樵牧。掘地取云根,剖坚如剖玉。”傅尃《瘗鹤铭》诗:“墨痕斑驳蘚花溼,云根割取如人立。”3.道院僧寺。为云游僧道歇脚之处,故称。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愒曾臺兮陟云根,坐涧下兮越风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