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调元化费精力,犹且未倦删书诗
| 诗句 | 读音 |
|---|---|
| 久调元化费精力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jiǔtiáo yuánhuà|huāfèijīng lì |
| 犹且未倦删书诗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yóu qiěwèijuànshānshūshī |
久调元化费精力,犹且未倦删书诗释义
【久】《唐韻》《正韻》舉有切《集韻》《韻會》已有切,音九。暫之反也。《易·繫辭》恆久也。《中庸》不息則久。《註》久,常於中也。《老子·道德經》天乃道,道乃久。又待也。《左傳·昭二十四年》士伯曰:寡君以爲盟主之故,是以久子。又《說文》久,从後灸之,象人兩脛,後有距也。引周禮,久諸牆以觀其橈。◎按今《考工記·廬人》作灸,諸牆以眡其橈。註灸,猶柱也。釋文音救。又《儀禮·士喪禮》夏祝鬻餘飯用二鬲,于西牆不羃用疏布久之。《註》久讀爲灸。《疏》灸,塞義,謂直用麤布蓋鬲口爲塞也。又《韻補》叶舉里切,音几。《詩·邶風》何其久也
【调元】1.谓调和阴阳,执掌大政。多用以指为宰相。唐李益《述怀寄衡州令狐相公》诗:“调元方翼圣,轩盖忽言东。”元柳贯《江浙行省左右司题名序》:“夫自建官以来,由是而调元揆路,执法南端者,代不乏人。”清唐孙华《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调元归保傅,预政戒中涓。”2.调理元气。李东阳《孝宗皇帝御书赞》引明孝宗《静中吟一绝》:“习静调元养此身,此身无恙即天真。”《红楼梦》第八十回:“王一贴道:‘若问我的膏药……内则调元补气,养荣卫,开胃口。’”
【化】〔古文〕《唐韻》《正韻》呼霸切《集韻》《韻會》火跨切,花去聲。《說文》化,敎行也。《增韻》凡以道業誨人謂之敎。躬行于上,風動于下,謂之化。《老子·道德經》我無爲而民自化。又以德化民曰化。《禮·樂記》化民成俗。又《韻會》天地隂陽運行,自有而無,自無而有,萬物生息則爲化。又泛言攺易,亦曰變化。《易·繫辭》擬議以成其變化。又貨賄貿易曰化。《書·益稷》懋遷有無化居。又革物曰化。《周禮·春官·大宗伯》合天地之化。《註》能生非類曰化。《疏》鳩化爲鷹之類。皆身在而心化。若化爲鴽,雀化爲蛤蜃之等,皆據身亦化,故云能生非類
【精力】1.精神气力。《汉书·匡衡传》:“衡好学,家贫,庸作以供资用,尤精力过絶人。”宋苏轼《练军实策》:“民三十为兵,十年而復归,其精力思虑,犹可以养生送死,为终身之计。”明王守仁《辞新任乞以旧职致仕疏》:“况臣疾病未已,精力益衰。”叶紫《电网外》一:“这儿他有用毕生精力所造成的一所小小的瓦房。”2.专心竭力。《汉书·张安世传》:“﹝张安世﹞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於职,休沐未尝出。”《梁书·儒林传·皇侃》:“侃少好学,师事贺瑒,精力专门,尽通其业。”宋曾巩《江都县主簿王君夫人曾氏墓志》:“﹝曾氏﹞独任家政,能精力
【犹且】犹同样。《战国策·燕策三》:“柳下惠曰:‘苟与人之异恶往而不黜乎?犹且黜乎,寧於故国尔。’”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一:“犹且黜,均将黜也。”《汉书·陈汤传》:“县官且顺听羣臣言,犹且復发徙之也。”2.仍然。《淮南子·兵略训》:“国虽大,人虽众,兵犹且弱也。”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唐太宗﹞既已破灭突厥、高昌、吐谷浑等,犹且未饜,亲驾辽东,皆志在立功,非不得已而用。”《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所以薛涛一个妓女,生前诗名不减当时词客,死后犹且诗兴勃然。”3.尚且。《晋书·陆机传》:“忌盈害上,鬼神犹且不
【未】《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又《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又《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又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倦】《廣韻》渠卷切《集韻》《正韻》逵眷切,權去聲。懈也。疲也。《禮·儒行》敦行而不倦。又倨也。《淮南子·道應訓》盧敖游乎北海,見一士焉,方倦龜殼而食蛤梨。《註》楚人謂倨爲倦。又叶渠運切,音郡。《劉楨·魯都賦》至於日昃,體勞怠倦。一張一弛,文武之訓。 《說文》力部作,人部作〈亻〉,音義同。宜合倦爲券字,重文不必分爲二。
【删】〔古文〕《唐韻》所姦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姦切,音澘。《說文》剟也。从刀册。册,書也。古以牘,故曰孔子刪詩,言有所取捨也。會意。《廣韻》又除削也。《前漢·律歷志》刪其僞辭,取正義著於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