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肃列,六典相仪

九宫肃列,六典相仪

诗句读音
六典相仪平仄:仄 仄 平 平
拼音: liù diǎnxiāng yí
九宫肃列平仄:仄 平 仄 仄
韵脚:上平十虞
拼音: jiǔ gōngsùliè

九宫肃列,六典相仪释义

【六典】1.谓古代六方面的治国之法。《周礼·天官·大宰》:“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一曰治典,以经邦国,以治官府,以纪万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扰万民;三曰礼典,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四曰政典,以平邦国,以正百官,以均万民;五曰刑典,以詰邦国,以刑百官,以纠万民;六曰事典,以富邦国,以任百官,以生万民。”《文选·张衡<东京赋>》:“建象魏之两观,旌六典之旧章。”薛综注:“言所以立两观者,欲表明六典旧章之法。”唐褚亮《祭方丘乐章·肃和》:“九宫肃列,六典相仪。”2.隋宫廷中的女官。

【相仪】;司仪。《左传·昭公七年》:“公如楚,郑伯劳于师之梁。孟僖子为介,不能相仪。”《文选·张衡<东京赋>》:“伯夷起而相仪,后夔坐而为工。”薛综注:“伯夷,唐虞时明礼仪之官也。”南朝宋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六官眡命,九宾相仪。”2.容貌仪态。《太平广记》卷二三二引五代范资《玉堂闲语》:“炉顶上有一僊人,戴远游之冠,着云霞之衣,相仪端妙。”

【九宫】术数家所指的九个方位。《易》纬家有“九宫八卦”之说,即离、艮、兑、乾、坤、坎、震、巽八封之宫,加上中央宫。《灵枢经·九宫八风》:“九宫八风。立秋二,玄委,西南方;秋分七,仓果,西方;立冬六,新洛,西北方;夏至九,上天,南方;招摇,中央;冬至一,叶蛰,北方;立夏四,阴洛,东南方;春分三,仓门,东方;立春八,天留,东北方。”《后汉书·张衡传》:“臣闻圣人明审律历以定吉凶,重之以卜筮,杂之以九宫。”李贤注:“《易乾凿度》曰:‘太一取数以行九宫。’郑玄注云:‘太一者,北辰神名也。下行八卦之宫,每四乃还於中央。中央

【肃】〔古文〕《唐韻》息逐切《集韻》《韻會》息六切《正韻》蘇谷切,音宿。《說文》持事振敬也。从聿在上,戰戰兢兢也。《廣韻》恭也,敬也,戒也。《書·太甲》社稷宗廟,罔不祗肅。《傳》肅,嚴也。言能嚴敬鬼神而遠之。又《洪範》恭作肅。《疏》貌能恭,則心肅敬也。《禮·玉藻》色容厲肅。《疏》厲,嚴也。肅,威也。又《爾雅·釋言》肅雝,聲也。又縮也。《詩·豳風》九月肅霜。《傳》肅,縮也,霜降而收縮萬物。《禮·月令》季春行冬令,則寒氣時發,草木皆肅。《註》謂枝葉縮栗。又《爾雅·釋詁》進也。《詩·大雅》民有肅心,荓云不逮。《箋》肅

【列】《唐韻》《正韻》良薛切《集韻》《韻會》力櫱切,音裂。《說文》分解也。《廣韻》行次也,位序也。《前漢·韋玄成傳》恤我九列。《註》九卿之位。《顏延之·曲水詩序》婆娑于九列。又軍伍。《左傳·僖二十二年》不鼓不成列。又布也,也。《班固·西都賦》陛戟百重,周廬千列。又《周禮·地官·稻人》以列舍水。《註》列者,其町畦,必使平垣,則水可止舍也。又姓。《廣韻》鄭有列禦。又《集韻》力制切,音例。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