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闲望簇清虚,气象群峰尽不如
诗句 | 读音 |
---|---|
九华闲望簇清虚 |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jiǔ huáxián wàng4qīng xū |
气象群峰尽不如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qì xiàngqún1jìn|jǐnbù rú |
九华闲望簇清虚,气象群峰尽不如释义
【九华】。在今安徽省青阳县。旧称九子山。因有九峰如莲花,故改为今名。唐李白《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序:“青阳县南有九子山,山高数十丈。上有九峰如莲花……予乃削其旧号,加以九华之目。”宋陆游《入蜀记》卷三:“九华本名九子,李太白为易名。”主峰天台峰,有化城寺、百岁宫、回香阁和古拜经台等古刹名胜,与峨眉、五台、普陀等山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参见“九子山”。2.宫殿名。后赵石虎建。《拾遗记·晋时事》附南朝梁萧绮录:“石虎席卷西京,崇丽妖虐,外僭和鸞文物之仪,内修三英、九华之号。”齐治平注:“九华,宫名。”《清一统志》:
【闲望】亦作“闲望”。悠闲远眺;无事远眺。唐刘禹锡《览董评事思归之什因以诗赠》:“敧枕醉眠成戏蝶,抱琴闲望送归鸿。”宋邵雍《代书寄白波张景真辇运》诗:“秋入山河气象雄,不堪闲望老年中。”《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恰好随缘儿在庄门外闲望。”
【簇】《廣韻》《集韻》千木切,音鏃。小竹。又千切,音湊。《史記·律書》正月律中泰簇。泰簇者,言萬物簇生也。《註》簇,千豆切《白虎通》簇者,凑也,言萬物始大凑地而出之也。又《玉篇》楚角切。矢金也。又《集韻》測角切,音娕。作餠具。
【清虚】清净虚无。《文子·自然》:“老子曰:‘清虚者天之明也,无为者治之常也。’”三国魏阮籍《首阳山赋》:“且清虚以守神兮,岂慷慨而言之。”《南史·王固传》:“﹝王固﹞清虚寡欲,居丧以孝闻。”2.清洁虚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若疏食菜羹,则肠胃清虚,无滓无秽,是可以养神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次夜,果出刀圭药啖生。顷刻,洞下三两行,觉臟腑清虚,精神顿爽。”3.太空;天空。晋葛洪《抱朴子·勗学》:“令抱翼之凤,奋翮於清虚;项领之骏,聘迹於千里。”唐杜甫《听杨氏歌》诗:“满堂惨不乐,响下清虚里。
【气象】;天象。后多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如刮风、闪电、打雷、下雪等等。宋苏轼《与章子厚书》:“黄州僻陋多雨,气象昏昏也。”清刘大櫆《漱润楼记》:“风雨云烟,晨夕之气象万变。”2.指能预示吉凶的云气变化。《旧五代史·唐书·符存审传》:“居旬日,梁军逼我营。会望气者言:‘西南黑气如鬭鸡之状,当有战阵。’存审曰:‘我方欲决战,而形於气象,得非天赞歟!’”3.景色,景象。唐阎宽《晓入宜都渚》诗:“回眺佳气象,远怀得山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韩平原作南园於吴山之上,其中有所谓村庄者,竹篱茅舍,宛然田家气象。”清侯
【群】《五經文字》羣,俗作群。
【峰】《集韻》同峯。
【尽】《正字通》俗盡字,詳皿部盡字註。(盡)《唐韻》《正韻》慈忍切《集韻》《韻會》在忍切,秦上聲。《說文》器中空也。《小爾雅》止也。《玉篇》終也。《廣韻》竭也。《集韻》悉也。《易·繫辭》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左傳·哀元年》去惡莫如盡。《穀梁傳·定十年》孔子歷階而上,不盡一等。《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史記·禮書》明者,禮之盡也。《荀子·正名篇》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註》適可而止也。又《韓鄂歲華紀麗》大酺小盡。《註》月三十日爲大盡,二十九日爲小盡。又姓。見《萬姓統譜》。又《
【不如】《易·屯》:“君子几不如舍,往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明李贽《答耿司寇书》:“翻思此等,反不如市井小夫,身履是事,口便説是事。”沙汀《丁跛公》:“他以为不如把运气搁在买卖烟土上好些。”2.不象;不符。《后汉书·逸民传·周党》:“不如臣言,伏虚妄之罪。”明叶盛《水东日记·司马欧阳两公荐士》:“吕惠卿未达时,欧阳公以学者罕能及,告之於朋友,以端雅之士荐之於朝廷,且云:‘后有不如,甘与同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