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京不可作,千古恨悢悢
九京不可作,千古恨悢悢释义
【九京】1.即九原。春秋时晋大夫的墓地。《国语·晋语八》:“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京。”韦昭注:“京当为原。”《礼记·檀弓下》:“是全要领以从先大夫於九京也。”郑玄注:“晋卿大夫之墓地在九原。京盖字之误。”清胡鸣玉《订讹杂录》卷二:“方氏曰:‘九京即九原。指其冢之高曰京,指其地之广曰原。’则九京、九原本通用。”2.泛指墓地。宋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诗:“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3.犹九泉。指地下。宋叶适《翁诚之墓志铭》:“不忮不求,归全其生乎,不从古人於九京乎?”清孔尚任《桃花扇·哭主》:“高皇帝在九京,
【不可】不可能。《公羊传·文公九年》:“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缘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三国魏嵇康《释私论》:“或谗言似信,不可谓有诚;激盗似忠,不可谓无私。”前蜀韦庄《章台夜思》诗:“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迴。”沈从文《从文自传·我的家庭》:“爸爸十岁的时候,家中就为他请了个武术教师同老塾师,学习作将军所不可少的技术与学识。”2.不答应;不准许。《穀梁传·昭公三十一年》:“晋侯使荀櫟唁公於乾侯。唁公不得入於鲁也,曰:‘既为君言之矣,不可者意如也。’”范宁注:“言己已告鲁求纳君,唯意如不肯。”《史记·刺客列传》
【作】〔古文〕胙《唐韻》則洛切《集韻》《韻會》《正韻》卽各切,臧入聲。興起也。《易·乾卦》聖人作而萬物覩。《書·堯典》平秩東作。又振也。《書·康誥》作新民。又造也。《禮·樂記》作者之謂聖。《詩·鄘風》定之方中,作于楚宮。又爲也。《詩·鄭風》敝予又改作兮。又始也。《詩·魯頌》思馬斯作。又坐作。《周禮·夏官》大司馬敎坐作進退之節。又將作,秦官名。《前漢·百官表》秩二千石,掌宮室。又作猶斮也。《禮·內則》魚曰作之。《註》謂削其鱗。又汨作,逸書篇名。又姓。漢涿郡太守作顯。又與詛同。怨謗也。《詩·大雅》侯作侯祝。又《集韻
【千古】1.久远的年代。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睢水四》:“追芳昔娱,神游千古,故亦一时之盛事。”唐李白《丁都护歌》:“君看石芒碭,掩泪悲千古。”宋王安石《金山寺》诗:“谁言张处士,雄笔映千古。”清昭槤《啸亭续录·王西庄之贪》:“贪鄙不过一时之嘲,学问乃千古之业。”朱德《悼左权同志》诗:“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2.引申为具有长远存在的价值。清赵翼《瓯北诗话·杜少陵诗》:“自此以后,北宋诸公皆奉杜为正宗,而杜之名遂独有千古。”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八:“南宋诸名家,大旨亦不悖於温韦,而各立门户,别有千古。
【悢悢】1.惆怅;悲伤。旧题汉李陵《与苏武》诗之三:“徘徊蹊路侧,悢悢不得辞。”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人,况復多病,顾此悢悢,如何可言!”唐白居易《洛中偶作》诗:“独无洛中作,能不心悢悢!”景耀月《古诗》:“殊荒安所适,予意正悢悢。”2.眷念。《后汉书·陈蕃传》:“天之於汉,悢悢无已,故殷勤示变,以悟陛下。”李贤注:“悢悢,犹眷眷也。”唐颜真卿《奉使蔡州书》:“真卿奉命来此,事期未竟,止缘忠勤,无有旋意。然中心悢悢,始终不改。”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况工业繁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