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僚知葬日,投此吊佳城
旧僚知葬日,投此吊佳城释义
【旧僚】亦作“旧寮”。昔日同官共事的人。唐岑参《和刑部成员外秋夜寓直寄台省知己》:“粉署荣新命,霜臺忆旧僚。”唐戴叔伦《将赴湖南留别东阳旧寮兼示吏人》诗:“忽从新命去,復隔旧寮欢。”《旧唐书·王徽传》:“会徐商罢相镇江陵,以徽旧僚,欲如奏辟而不敢言。”
【知】〔古文〕《唐韻》陟离切《集韻》《韻會》珍離切《正韻》珍而切,智平聲。《說文》詞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又《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又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又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註》相親知也。又《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又《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
【葬】〔古文〕《唐韻》《集韻》《正韻》則浪切,音髒。《說文》从死在茻中,一其中,所以薦之。《禮·檀弓》國子高曰:葬者,藏也。又《集韻》才浪切,音臓。義與藏同。又《正韻》兹郞切,音臧。《周禮·地官》族師,以相葬埋。劉昌宗引《漢書·尹賞傳》枯骨後何葬,協乎聲讀。 《韻學集成》或作塟,見《三輔黃圖》。
【日】〔古文〕《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音。《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又《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又《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又《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又《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
【投】〔古文〕《唐韻》度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徒侯切,音頭。《說文》擿也。○按擿,卽擲也。《廣韻》棄也。《禮·曲禮》無投與狗骨。《疏》投,致也。棄其骨與犬也。又贈也。《詩·衞風》投我以木瓜。又《增韻》納也。《禮·樂記》投殷之後於宋。《註》舉徙之詞也。又適也,託也。《後漢·張儉傳》儉得亡命,望門投止。又掩也。《詩·小雅》相彼投兔,尚或先之。《箋》視彼人將掩兔,尚有先驅走之者。又姓。周郇伯之後。桓王伐鄭,投先驅以策。其後氏焉。漢有光祿投調。又《集韻》《韻會》《正韻》大透切,音豆。句讀之讀通作投。《馬融·長笛賦
【此】《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又《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佳城】西京杂记》卷四:“滕公驾至东都门,马鸣跼不肯前,以足跑地久之。滕公使士卒掘马所跑地,入三尺所,得石槨。滕公以烛照之,有铭焉……曰:‘佳城鬱鬱,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滕公曰:‘嗟乎天也!吾死其即安此乎?’死遂葬焉。”《文选·沉约<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作>诗》:“谁当九原上,鬱鬱望佳城。”李周翰注:“佳城,墓之塋域也。”唐李邕《云麾将军李府君神道碑》:“桐柏烈烈,碑闕崇崇。盛业何许?佳城此中。”明徐霖《绣襦记·慈母感念》:“嘆老景谁奉肥甘,葬佳城谁举灵輀?”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姊妹易嫁》:“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