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列未归青琐闼,余生方入玉门关

旧列未归青琐闼,余生方入玉门关

诗句读音
余生方入玉门关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yú shēngfāngrùyù mén guān
旧列未归青琐闼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jiùlièwèiguīqīng suǒ tà

旧列未归青琐闼,余生方入玉门关释义

【余生】1.犹残生。指晚年。南朝宋谢灵运《君子有所思行》:“餘生不欢娱,何以竟暮归。”唐白居易《祭弟文》:“尔塋之东,是吾他日归全之位;神纵不合,骨且相依,岂恋餘生?愿毕此志。”巴金《随想录·人民友谊的事业》:“倘使问起我这次访问的最大收获,我的回答便是:让我也把这余生献给人民友谊的事业。”2.幸存的性命。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陈琳》:“餘生幸已多,矧迺值明德。”《新唐书·刘黑闼传》:“我不以餘生为王復讎,无以见天下义士!”清黄遵宪《潮州行》诗:“虎口脱餘生,惊喜泣相语。”漢

【方】〔古文〕《唐韻》府良切《集韻》《韻會》分房切,音芳。《說文》倂船也。象兩舟省總頭形。或从水作汸。《詩·周南》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傳》方,泭也。《釋文》小筏曰泭。《爾雅·釋水》大夫方舟。《註》倂兩船。《史記·酈食其傳》方船而下。《註》謂船也。又《易·坤卦》六二直方大。《註》地體安靜,是其方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圜者中規,方者中矩。《淮南子·天文訓》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圓者主明。又《易·觀卦》君子以省方觀民設敎。《疏》省視萬方。《詩·大雅》監觀四方。《周禮·天官·冢宰》辨方正位。《註》別四方。《

【入】《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任入聲。《說文》內也。《玉篇》進也。《禮·少儀》事君,量而後入。《檀弓》孟獻子比御而不入。《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又《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定六年》於越入吳。《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又《廣韻》納也,得也。又《增韻》沒也。又《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又《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漢典考證:〔《檀弓》孟子比御而不入。〕 謹照原書孟子改爲孟獻子。 考

【玉门关】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汉书·西域传上·鄯善》:“时汉军正任文将兵屯玉门关,为贰师后距,捕得生口,知状以闻。”唐骆宾王《在军中赠先还知己》诗:“魂迷金闕路,望断玉门关。”明汪廷讷《种玉记·妃怨》:“离龙楼倏度玉门关,悵胡天遥隔昭阳殿。”

【旧】《唐韻》《集韻》《韻會》巨救切《正韻》巨又切,音柩。《說文》鴟舊,舊留也。《徐曰》卽怪鴟也。又《廣韻》故也。《增韻》對新之稱。《詩·豳風》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左傳·僖二十八年》輿人誦,原田每每,舍其舊,而新是謀。《公羊傳·莊二十九年》新延廄者何。修舊也。又久也。《詩·大雅》於乎小子,告爾舊止。《箋》舊,久也。又《韻會》昔也,老宿也。又姓。漢上黨太守舊彊。又與柩同。《金史·蔡珪傳》燕靈王舊。舊,古柩字通用。又《韻會》《正韻》巨九切,音臼。義同。又《集韻》許尤切,音休。與鵂同。又《韻補》叶巨己切,音技。《

【列】《唐韻》《正韻》良薛切《集韻》《韻會》力櫱切,音裂。《說文》分解也。《廣韻》行次也,位序也。《前漢·韋玄成傳》恤我九列。《註》九卿之位。《顏延之·曲水詩序》婆娑于九列。又軍伍。《左傳·僖二十二年》不鼓不成列。又布也,也。《班固·西都賦》陛戟百重,周廬千列。又《周禮·地官·稻人》以列舍水。《註》列者,其町畦,必使平垣,則水可止舍也。又姓。《廣韻》鄭有列禦。又《集韻》力制切,音例。比也。

【未】《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又《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又《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又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青琐闼】1.宫门。借指皇宫;朝廷。南朝梁范云《古意赠王中书》诗:“摄官青琐闥,遥望凤凰池。”唐李颀《送綦毋三谒房给事》诗:“徒言青琐闥,不爱承明庐。”明无名氏《鸣凤记·三臣谪戍》:“望天涯魂消魄冷,空留着青琐闥諫諍虚名。”亦省作“青闥”。王闿运《常公神道碑》:“爰初杨华,承明出入;秉正青闥,端言文笏。”参见“青琐”。2.指富贵人家的门窗。明刘兑《娇红记》:“一个卓文君听琴在青琐闥;一个崔鶯鶯待月在粉墙边。”也借指华丽的房室。明夏完淳《金明池》词:“江上梦迴青琐闥,珮声却是谁家凤。”参见“青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