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聆推行实,然后佐聪明

久聆推行实,然后佐聪明

诗句读音
久聆推行实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拼音: jiǔlíngtuīxíng shí
然后佐聪明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rán hòuzuǒcōng míng

久聆推行实,然后佐聪明释义

【久】《唐韻》《正韻》舉有切《集韻》《韻會》已有切,音九。暫之反也。《易·繫辭》恆久也。《中庸》不息則久。《註》久,常於中也。《老子·道德經》天乃道,道乃久。又待也。《左傳·昭二十四年》士伯曰:寡君以爲盟主之故,是以久子。又《說文》久,从後灸之,象人兩脛,後有距也。引周禮,久諸牆以觀其橈。◎按今《考工記·廬人》作灸,諸牆以眡其橈。註灸,猶柱也。釋文音救。又《儀禮·士喪禮》夏祝鬻餘飯用二鬲,于西牆不羃用疏布久之。《註》久讀爲灸。《疏》灸,塞義,謂直用麤布蓋鬲口爲塞也。又《韻補》叶舉里切,音几。《詩·邶風》何其久也

【聆】《唐韻》《韻會》郞丁切《正韻》離呈切,音靈。《說文》聽也。《倉頡篇》耳聽曰聆。《廣韻》以耳取聲。《前漢·敘傳》妣聆呱而刻石兮。又《博雅》聆,從也。又《淮南子·齊俗訓》所居聆聆。《註》聆聆,意曉解也。又借作齡。《禮·文王世子》夢帝與我九齡。《釋文》本或作聆。

【推】《唐韻》他回切《集韻》《韻會》《正韻》通回切,退平聲。《說文》排也。《增韻》盪也,擠也。一曰進之也。《禮·月令》孟春躬耕帝籍,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左傳·襄十四年》或輓之,或推之。《註》前牽爲輓,後送爲推。又移也。《詩·大雅》旱旣太甚,則不可推。《疏》不可令之移去矣。推是遠離之辭。又讓所有以予人也。《史記·淮隂侯傳》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後漢·光武紀》推赤心置人腹中。又卻也,諉也。又《唐韻》昌錐切《集韻》《韻會》川錐切,音。順遷也。《易·繫辭》寒暑相推,而歲成焉。又《增韻》擇也,獎也,奉也。亦

【行实】“行寔”。1.行为朴厚。唐韩愈《举荐张籍状》:“学有师法,文多古风,沉默静退,介然自守,声华行实,光映儒林。”2.谓实际行为;实际。宋王安石《拟寒山拾得》诗之十八:“汝无行实者,以取著名高。行实尚非实,利名岂坚牢。”《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四年》:“范仲淹等意欲復古劝学,数言兴学校,本行实,詔近臣议。”3.指生平事迹。唐黄滔《华严寺开山始祖碑铭》:“十一年,其徒从绍疏师行实于闕,昇其院为华严寺。”金王若虚《王氏先茔之碑》:“为人后者,生尽爱敬,死极哀戚,立身扬名,以显其亲,宜若足矣。而又思所以致美乎松楸,

【然后】动作或情况之后。《周礼·地官·贾师》:“展其成而奠其贾,然后令市。”《孔子家语·问礼》:“是故君子此之为尊敬,然后以其所能教顺百姓,不废其会节。”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若我师克捷,士气已倍,彼奔溃不暇,然后徐进而北,则中原有可取之理。”严复《辟韩》:“寒,然后为之衣;飢,然后为之食。”如:这事我们先研究一下,然后考虑怎样作决定。

【佐】《廣韻》則箇切《正韻》子賀切,左去聲。輔也,貳也。《周禮·天官》以佐王均邦國。《論語註》顏子王佐之才。又《史記·天官書》五星者,天之五佐,見伏有時,盈縮有度。又《集韻》子我切。義同。漢典考證:〔《周禮·天官》以佐王邦國。〕 謹照原文邦字上增均字。 考證:〔《周禮·天官》以佐王邦國。〕 謹照原文邦字上增均字。

【聪明】灵敏。《易·鼎》:“巽而耳目聪明。”《墨子·节用中》:“古者圣王,制为饮食之法,曰: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后汉书·班超传》:“衰老被病,头髮无黑,两手不仁,耳目不聪明。”宋欧阳修《常州张卿养素堂》诗:“志在言谈犹慷慨,身闲耳目益聪明。”明刘基《郁离子·瞽聩》:“人有耳目,而见闻有所不及,恒思所以聪明之。”清戴名世《戴母唐孺人寿序》:“孺人今行年七十,聪明强健,无异曩昔。”2.谓明察事理。《荀子·王霸》:“聪明君子者,善服人者也。”《史记·五帝本纪》:“﹝黄帝﹞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张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