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流说铃,诸子疣赘
九流说铃,诸子疣赘释义
【诸子】周官名。《周礼·夏官·诸子》:“诸子,掌国子之倅,掌其戒令与其教治,辨其等,正其位。”2.古代天子、诸侯姬妾之官职名称。《左传·襄公十九年》:“诸子仲子、戎子,戎子嬖。”杨伯峻注:“《管子·戒篇》有‘中妇诸子’,房玄龄注云:‘中妇诸子,内官之号。’所谓内官者,亦诸侯、天子姬妾之别名,因居宫内,必有官阶,故云内官。”参见“内官”。3.指先秦至汉初的各派学者或其著作。《汉书·艺文志》:“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清赵翼《瓯北诗话·皮日休》:“按唐以前《孟子》杂於诸子中,从未有独尊之者。”姚华《论
【疣赘】1.疣。泛指痈疽疮毒。《旧唐书·忠义传上·俞文俊》:“臣闻天气不和而寒暑併,人气不和而疣赘生。”明唐顺之《囊痈卧病作》诗之三:“疣赘勿嫌能侈性,支离番笑足全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文敏公误信祝由,割指上疣赘,创发,病卒。”2.比喻多馀无用的。汉扬雄《法言·问道》:“允治天下,不待礼文与五教,则吾以黄帝、尧、舜为疣赘。”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上》:“如二传之叙事也,榛芜溢句,疣赘满行,华多而实少,言拙而寡味。”章炳麟《文学说例》:“有韵之文,或以数字成句度,不可增损;或取协音律,不能曲随己
【九流】的九个学术流派。《汉书·叙传下》:“刘向司籍,九流以别。”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儒、道、阴、阳、法、名、墨、从横、杂、农,凡九家。”2.泛指各学术流派。《北史·周高祖武帝纪》:“遂使三墨八儒,朱紫交竞;九流七略,异说相腾。”唐高适《奉酬睢阳李太守》诗:“逸足横千里,高谈注九流。”清龚自珍《十月廿夜大风不寐起而书怀》诗:“我方九流百氏谭讌罢,酒醒炯炯神明真。”3.九品人物。《南史·梁武帝纪》:“自今九流常选,年未三十,不通一经,不得解褐。”参见“九品”。4.犹言各类,各种。唐薛逢《送西川杜司空赴镇》诗:“莫遣
【说铃】指琐屑的言论。汉扬雄《法言·吾子》:“好书而不要诸仲尼,书肆也;好説而不见诸仲尼,説铃也。”李轨注:“铃,以喻小声。犹小説不合大雅。”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