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从今向谁得,尺书时许到淮乡

旧事从今向谁得,尺书时许到淮乡

诗句读音
旧事从今向谁得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入二十五德
拼音: jiù shìcóng jīn42dé|děi|de
尺书时许到淮乡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chǐ shūshíxǔ|hǔdàohuái xiāng

旧事从今向谁得,尺书时许到淮乡释义

【旧事】1.旧例;以前的典章制度。《汉书·礼乐志》:“大氐皆因秦旧事焉。”宋叶适《中奉大夫薛公墓志铭》:“按旧事,率年及六十者行之,余亦预往。”2.往事。唐白居易《得湖州崔十八使君书兼寄微之》诗:“故情欢喜开书后,旧事思量在眼前。”宋苏轼《和子由蚕市》:“诗来使我感旧事,不悲去国悲流年。”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因此剧之外,别无善本,欲睹崔张旧事,舍此无由。”

【从今】从现在起。《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宋郭应祥《玉楼春》词:“从今对酒与当歌,空惹离情千万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从今经懺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杜鹏程《延安人》:“从今向后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处长,是什么模样?”

【谁】《五音集韻》是爲切《玉篇》是推切,音垂。《說文》何也。《玉篇》不知其名也。《易·同人》出門同人。又誰咎也。《詩·召南》誰其尸之,有齊季女。《左傳·隱元年》其誰曰不然。《老子·道德經》吾不知誰之子。《莊子·天運篇》子生,五月而能言,不至乎孩而始誰。《註》未至孩童,便知人之姓名爲誰。又《爾雅·釋訓》誰昔昔也。《詩·國風》誰昔然矣。《傳》猶言疇昔也。郭璞曰:誰,發語辭。又《正韻》誰何,詰問也。《前漢·賈誼傳》利兵而誰何。《師古註》問之爲誰也。又《前漢·五行志》大誰卒。《師古註》主問非常之人,云姓名是誰也。大誰,

【得】〔古文〕《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又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又貪也。《論語》戒之在得。又《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又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又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尺书】1.指书籍。古代简牍的长度有一定规定,官书等长二尺四寸,书非经律者,短于官书,称为短书。汉王充《论衡·书解》:“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具在。”《文选·应璩<百一诗>》:“文章不经国,筐篋无尺书。”李善注引刘向《新序》:“府库之藏金玉,筐篚之橐简书。”2.指书信。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悦兮忘罪除,吴王欢兮飞尺书。”唐刘沧《留别崔澣秀才昆仲》诗:“对酒不能伤此别,尺书凭雁往来通。”清顾炎武《寄李生云霑时寓曲周僧舍课子衍生》诗:“岁晚漳河朔雪霏,僕夫持得尺书归。”郁达夫《将之日本别

【时】〔古文〕旹《唐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蒔。《說文》四時也。《釋名》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書·堯典》敬授人時。《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禮·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訓》隂陽之專精爲四時。《又》三月而爲一時。又《韻會》辰也,十二時也。又《廣韻》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詩·大雅》曰止曰時,築室于兹。《朱傳》可以止于是,而築室矣。又《博雅》伺也。《論語》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

【到】《唐韻》《正韻》都導切《集韻》《韻會》刀號切,音倒。《爾雅·釋詁》到,至也。《疏》到者,自遠而至也。《詩·大雅》靡國不到。又姓。《韻會》出彭城楚令尹屋到之後。

【淮乡】指淮河流域。明高启《贺新郎·喜徐卿远访》词:“淮乡楚泽知游徧,问江南归时谁有、故家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