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说西湖比西子,君言西湖似贤士

旧说西湖比西子,君言西湖似贤士

诗句读音
旧说西湖比西子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jiùshuō|shuì|yuèxī húbǐxī zǐ
君言西湖似贤士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jūnyánxī húsì|shìxián shì

旧说西湖比西子,君言西湖似贤士释义

【旧】《唐韻》《集韻》《韻會》巨救切《正韻》巨又切,音柩。《說文》鴟舊,舊留也。《徐曰》卽怪鴟也。又《廣韻》故也。《增韻》對新之稱。《詩·豳風》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左傳·僖二十八年》輿人誦,原田每每,舍其舊,而新是謀。《公羊傳·莊二十九年》新延廄者何。修舊也。又久也。《詩·大雅》於乎小子,告爾舊止。《箋》舊,久也。又《韻會》昔也,老宿也。又姓。漢上黨太守舊彊。又與柩同。《金史·蔡珪傳》燕靈王舊。舊,古柩字通用。又《韻會》《正韻》巨九切,音臼。義同。又《集韻》許尤切,音休。與鵂同。又《韻補》叶巨己切,音技。《

【说】〔《易·益卦》民説無彊。〕 謹照原文無彊改爲無疆。

【西湖】“西湖”名者甚多,多以其在某地之西为义。(1)在浙江杭州城西。汉时称明圣湖、唐后始称西湖,为我国著名游览胜地。有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等十处胜景。宋欧阳修《采桑子》词:“轻舟短棹西湖好,緑水逶迤。”参阅宋吴自牧《梦粱录·西湖》。(2)在广东省惠州市西,又名丰湖。宋杨万里《惠州丰湖亦名西湖》诗:“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潁水更罗浮。”(3)在河南省许昌县城外。金元好问《约严侯泛舟》诗:“风物当年小洞庭,西湖此日展江亭。”(4)在福建省福

【比】〔古文〕夶《廣韻》履切《集韻》《韻會》補履切《正韻》補委切,音匕。校也,也。《周禮·天官》凡禮事,贊小宰,比官府之具。《註》比,校次之,使知善惡足否也。《儀禮·大射儀》遂比三耦。《註》比,校也。《齊語》比校民之有道者。又類也,方也。《禮·學記》比物醜類。《疏》謂以同類之事相比方,則學乃易成。《韓詩外傳》高比,所以廣德也。下比,所以挾行也。比於善,自進之階。比於惡,自退之原。又《詩》有比體。《毛詩序》詩有六義: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鄭司農云:比者,比方於物,諸言如者,皆比詞也。比之

【西子】西施。《孟子·离娄下》:“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明王錂《春芜记·构衅》:“东邻季小姐,姮娥月貌,西子花容,下官十分在意。”参见“西施”。

【君】〔古文〕《唐韻》舉云切《集韻》《韻會》拘云切,音軍。《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易·師卦》大君有命。《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又凡有地者,皆曰君。《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晉語》三世仕家君之。又夫人亦稱君。《詩·鄘風》我以爲君。《傳》君國小君。《箋》夫人對君稱小君。《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又子稱父母曰君。《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又子孫稱先

【言】〔古文〕《唐韻》語軒切《集韻》《韻會》魚軒切,平聲。《說文》直言曰言,論難曰語。《周禮·大司樂註》發端曰言,答述曰語。《釋名》言,宣也。宣彼此之意也。《易·乾卦》庸言之信。《書·湯誓》朕不食言。《傳》言已出而反吞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鄕八糾萬民,七曰造言之。《註》譌言惑衆也。《論語》寢不言。《註》自言曰言。《史記·商君傳》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唐書·徐伯彥傳》言者,德之柄也,行之主也,身之文也。又辭章也。《書·洪範》五事,一曰貌,二曰言。《疏》言者,道其語有辭章也。《禮·曲禮》

【西湖】“西湖”名者甚多,多以其在某地之西为义。(1)在浙江杭州城西。汉时称明圣湖、唐后始称西湖,为我国著名游览胜地。有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等十处胜景。宋欧阳修《采桑子》词:“轻舟短棹西湖好,緑水逶迤。”参阅宋吴自牧《梦粱录·西湖》。(2)在广东省惠州市西,又名丰湖。宋杨万里《惠州丰湖亦名西湖》诗:“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潁水更罗浮。”(3)在河南省许昌县城外。金元好问《约严侯泛舟》诗:“风物当年小洞庭,西湖此日展江亭。”(4)在福建省福

【似】〔古文〕《唐韻》詳里切《集韻》《韻會》象齒切《正韻》詳子切,音巳。肖也。《爾雅·釋草》綸似綸,組似組,東海有之。帛似帛,布似布,華山有之。《疏》以其所似,名其草也。又嗣也。《詩·周頌》以似以續。又况也,奉也。《賈島詩》今日把似君,誰有不平事。又《正韻》相吏切,音寺。義同。又《韻補》叶養里切,音以。《詩·大雅》無曰余小子,召公是似。叶下祉。《賈誼·旱雲賦》運淸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起。嵬隆崇以崔巍兮,時彷彿而有似。

【贤士】志行高洁、才能杰出的人。《国语·齐语》:“奉之以车马衣裘,多其资币,使周游於四方,以号召天下之贤士。”晋卢谌《赠崔温》诗:“远念贤士风,遂存往古务。”唐韩愈《争臣论》:“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於闻用也,閔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乂,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郭沫若《虎符》第二幕:“你招纳了天下的贤士,为的是什么?”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