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我厄难得,菩萨大檀那
诗句 | 读音 |
---|---|
救我厄难得 | 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jiùwǒènán de |
菩萨大檀那 | 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七歌 拼音: púsàdà|dài|tàitánnà|nǎ|nèi|nā |
救我厄难得 | 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jiùwǒènán de |
救我厄难得,菩萨大檀那释义
【救】《廣韻》居祐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又切,音廏。《說文》止也。《博雅》助也。《廣韻》護也。《書·太甲》尚賴匡救之德。《詩·大雅》式救爾後。又《周禮·地官·司救註》救,猶禁也,以禮防禁人之過者也。又《爾雅·釋器》絇謂之救。《註》救絲以爲絇。又姓。《風俗通》諫議大夫救仁。又《集韻》恭于切,音拘。《周禮·司救》劉昌宗讀。又《韻補》叶居尤切。《詩·邶風》何有何亡,黽勉求之。凡民有喪,匍匐救之。《武王盤銘》溺於淵,尚可遊也。溺於人,不可救也。
【我】〔古文〕《唐韻》五可切《集韻》《韻會》語可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又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又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又《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又《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又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
【厄】《唐韻》《集韻》五果切,音。《說文》科厄,木節也。从卩从厂。會意。《廣韻》木節,亦作〈厂下巾〉。又《玉篇》厄果也。無肉骨也。又《集韻》吾禾切,音吪。同枙。木節曰枙。又《玉篇》《廣韻》《集韻》於革切。同戹。《郭忠恕·佩觿集》有以科厄之厄爲困戹,其順非有如此者。
【难得】不易得到。《礼记·儒行》:“非时不见,不亦难得乎?”《史记·龟策列传》:“取八十茎已上,蓍长八尺,即难得也。”宋黄庭坚《雨中花·送彭文思使君》词:“乐事赏心易散,良辰美景难得。”叶圣陶《夜》:“孩子哭还不见开场,假如就这样倦下来睡着,岂不是难得的安静的一晚?”2.引申为可贵。《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俊卿看罢,笑道:‘原来小姐如此高材,难得,难得。’”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八:“煬帝虽非令主,如此虚心,亦云难得。”3.不容易。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汳水》:“然不经见,难得而详。”《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便是
【菩】《唐韻》薄亥切,音倍。《說文》草也。《齊民要術》凡榖田,二月上旬及麻菩楊生種者爲上時。又《九經考異》《易》豐其蔀。鄭作菩,小席也。又《廣韻》蒲北切,音匐。義同。又房久切,音阜。香草。《周禮·夏官·大馭註》以菩芻棘柏爲神主。又《玉篇》薄胡切,音蒲。菩提,樹名。《酉陽雜俎》樹出摩伽陀國。又《柳宗元·無姓和尚註》佛書云:菩提薩埵,言覺有情也,從稱菩薩。《綱目集覽》《釋典》:菩之爲言了也。
【萨】《集韻》桑割切,音撒。《釋典》菩,普也。薩,濟也。能普濟衆生。《綱目集覽》菩之爲言了也,薩之爲言見也,謂智慧了見也。又《類篇》《唐六典》有薩寶府,掌胡神祠。又姓。《通志·氏族略》薩孤氏,代人。《正字通》元詞人薩天錫。
【大】〔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徒蓋切。《正韻》度柰切,音汏。小之對。《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又初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又徧也。《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又肥美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又過也。《戰國策》無大大王。又長也。《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
【檀】《唐韻》徒干切《集韻》唐干切《正韻》唐闌切,音壇。《說文》木也。《詩·小雅》爰有樹檀。《註》善木。《鄭風》無折我樹檀。《註》强韌之木。《周禮·冬官考工記》鄭註:輻以檀。又《本草》紫檀白檀。《綱目》總謂之旃檀。又州名。《前漢·地理志》白檀縣,屬漁陽郡。唐置檀州。又姓。《統譜》齊公族有食瑕丘檀城,因以爲氏。又《集韻》時戰切,音善。人名。春秋饔人檀。漢典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中車輻。〕 謹按考工記無中車輻之文。今改考工記鄭註輻以檀。 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中車輻。〕 謹按考工記無中車輻之文。今改考工
【救】《廣韻》居祐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又切,音廏。《說文》止也。《博雅》助也。《廣韻》護也。《書·太甲》尚賴匡救之德。《詩·大雅》式救爾後。又《周禮·地官·司救註》救,猶禁也,以禮防禁人之過者也。又《爾雅·釋器》絇謂之救。《註》救絲以爲絇。又姓。《風俗通》諫議大夫救仁。又《集韻》恭于切,音拘。《周禮·司救》劉昌宗讀。又《韻補》叶居尤切。《詩·邶風》何有何亡,黽勉求之。凡民有喪,匍匐救之。《武王盤銘》溺於淵,尚可遊也。溺於人,不可救也。
【我】〔古文〕《唐韻》五可切《集韻》《韻會》語可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又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又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又《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又《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又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
【厄】《唐韻》《集韻》五果切,音。《說文》科厄,木節也。从卩从厂。會意。《廣韻》木節,亦作〈厂下巾〉。又《玉篇》厄果也。無肉骨也。又《集韻》吾禾切,音吪。同枙。木節曰枙。又《玉篇》《廣韻》《集韻》於革切。同戹。《郭忠恕·佩觿集》有以科厄之厄爲困戹,其順非有如此者。
【难得】不易得到。《礼记·儒行》:“非时不见,不亦难得乎?”《史记·龟策列传》:“取八十茎已上,蓍长八尺,即难得也。”宋黄庭坚《雨中花·送彭文思使君》词:“乐事赏心易散,良辰美景难得。”叶圣陶《夜》:“孩子哭还不见开场,假如就这样倦下来睡着,岂不是难得的安静的一晚?”2.引申为可贵。《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俊卿看罢,笑道:‘原来小姐如此高材,难得,难得。’”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八:“煬帝虽非令主,如此虚心,亦云难得。”3.不容易。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汳水》:“然不经见,难得而详。”《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