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学待镌磨,新文得删拾
诗句 | 读音 |
---|---|
旧学待镌磨 | 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拼音: jiù xuédài|dāijuān mó |
新文得删拾 | 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韵脚:入二十六緝 拼音: xīn wéndé|děi|deshānshí|shè |
旧学待镌磨,新文得删拾释义
【旧学】1.昔从之学;昔时所学。《书·说命下》:“台小子旧学于甘盘,既乃遯于荒野。”宋欧阳修《观文殿大学士晏公神道碑铭》:“天子曰:‘噫,予旧学之臣也。’乃留侍讲。”宋朱熹《鹅湖寺和陆子寿》:“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元袁桷德平《东湖联句》:“旧学芜三史,新居隘一廛。”2.指旧时我国学者所钻研的义理、考据、词章等学。徐念慈《余之小说观》:“余约计今之购小説者,其百分之九十,出於旧学界而输入新学説者。”
【待】《唐韻》徒在切《集韻》《韻會》《正韻》蕩亥切,音殆。《說文》竢也。《易·繫辭》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禮·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又《增韻》遇也。《論語》以季孟之閒待之。又備禦也。《魯語》率大讎。以憚小國,其誰云待之。又叶直里切,音峙。《魏文帝·浮海賦》衆帆張,羣櫂起,爭先逐進,莫適相待。又叶時吏切,音侍。《荀子·成相篇》治之志後埶富,君子誠之,好以待。富音沸。又叶徒帝切,音兌。《歐陽修·祭龍文》浸潤收畜,足支一歲。旱則來告,否則當待。又叶杜兮切,音啼。《屈原·離騷》路修遠以多艱兮,騰衆軍使徑待。路
【镌磨】“鎸磨”。1.雕刻;磨磋。清唐孙华《国学进士题名碑》诗:“是时科目独崇重,勒名巨石精鎸磨。”2.比喻道德文章的砥砺锤炼。宋王安石《得子固书因寄》诗:“旧学待鐫磨,新文得删拾。”宋曾巩《王制一》:“聪明先物不自于鐫磨,孝爱絶人非繇于奬励。”宋叶适《祭陈益之待制文》:“耆旧昔闻,汝潁今评;攄吐宿虑,鐫磨晚生。”典
【新文】1.新近撰写的文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适见新文,甚可观。”唐李白《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因有此赠》诗:“雪山扫粉壁,墨客多新文。”2.体式新颖别致的文章。唐杜甫《哭王彭州抡》诗:“新文生沉谢,异骨降松乔。”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敬贺新禧》:“过了一夜,又是一年,人既突变为新人,文也突进为新文了。”3.指诡异而趋时的文体、文风。宋沉括《梦溪笔谈·人事一》:“会公主文,决意痛惩,凡为新文者,一切弃黜。”4.新花样。《红楼梦》第四五回:“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
【得】〔古文〕《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又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又貪也。《論語》戒之在得。又《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又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又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删】〔古文〕《唐韻》所姦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姦切,音澘。《說文》剟也。从刀册。册,書也。古以牘,故曰孔子刪詩,言有所取捨也。會意。《廣韻》又除削也。《前漢·律歷志》刪其僞辭,取正義著於篇。
【拾】《唐韻》《韻會》是執切《集韻》寔入切《正韻》寔執切,音十。《說文》掇也。《廣韻》收也,斂也。《左傳·昭三年》無備而官辦者,猶拾瀋也。《註》猶拾汁,終不可得。《前漢·夏侯勝傳》經術苟明,其取靑紫如俛拾地芥。又《汲黯傳》補過拾遺,臣之願也。又拾遺,官名。《唐書·百官志》補闕拾遺,掌供奉諷諫。又不知而問曰拾沒。俗譌爲什麽。一曰射韝也。著於左臂以遂弦。《詩·小雅》決拾旣佽。《傳》決,鉤弦也。拾,遂也。《儀禮·鄕射禮》袒決遂。《註》遂,射韝也。以韋爲之,其非射時則謂之拾。拾,斂也,所以蔽膚斂衣也。又今官文書借爲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