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枝擎烛灿繁星,百和焚香抽翠缕

九枝擎烛灿繁星,百和焚香抽翠缕

诗句读音
九枝擎烛灿繁星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jiǔ zhīqíngzhúcànfán xīng
百和焚香抽翠缕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bǎihé|hè|huó|huò|húfén xiāngchōucuìlǚ

九枝擎烛灿繁星,百和焚香抽翠缕释义

【九枝】1.谓一干九枝的烛灯。亦泛指一干多枝的灯。南朝梁沉约《伤美人赋》:“拂螭云之高帐,陈九枝之华烛。”唐卢照邻《十五夜观灯》诗:“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宋柳永《玉楼春》词:“九枝擎烛灿繁星,百和焚烟抽翠缕。”2.形容枝条繁多。唐曹松《江西逢僧省之》诗:“百叶巖前霜欲降,九枝松上鹤初归。”

【烛】《集韻》持中切,音蟲。旱灼也。本作爞。或省。通作蟲。 《字彙》俗作燭字。非。(燭)《唐韻》之欲切《集韻》《韻會》朱欲切,音囑。《說文》庭燎火燭也。《廣韻》燈燭。《禮·曲禮》燭至起。《周禮·秋官·司烜氏》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又《玉篇》照也。《前漢·武帝紀》日月所燭,莫不率。又《爾雅·釋天》四時和謂之玉燭。《註》道光照也。《梁書·文帝紀》太平玉燭,爾乃議之。又《楚辭·天問》日出不到燭龍何燿。又星名。《史記·天官書》燭星,狀如太白,其出也不行,見則滅,如星非星,如雲非雲,名曰歸邪。歸邪出,必有歸國者。漢元鳳四年

【灿】《唐韻》《集韻》《韻會》倉案切《正韻》倉晏切,音粲。《說文》燦爛,明瀞貌。又《集韻》通作粲。《詩·唐風》角枕粲兮,錦衾爛兮。

【繁星】繁密的众星。晋傅玄《杂诗》之一:“繁星依青天,列宿自成行。”宋曾巩《荔枝》诗之一:“谁能有力如黄犊,摘尽繁星始下来。”清沉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闪烁如繁星列天者,酒船之灯也。”茅盾《子夜》十七:“船面甲板上装着红绿小电灯的灯彩,在那清凉的夜色中和天空的繁星争艳。”

【百】〔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博陌切,音伯。《說文》十十也。从一白。數十十爲一百。百,白也。十百爲一貫。貫,章也。《徐曰》章,以詩言之一章也。百亦成數。會意字。《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又眾多也。《易·繫辭》百官以治。《書·堯典》平章百姓。《後漢·明帝紀》百蠻貢職。又百里,劒名。百錬,刀名。見《古今注》。又百鷯。鳥名。見《大戴禮》。又百足,蟲名。《博物志》百足,一名馬蚿。又百合,草名。《譚子化書》山蚯化爲百合。又地名。隋百泉縣,唐百文縣。又國名。《北史·百濟傳》百濟

【焚香】点燃檀香等香料。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属车釃酒,复道焚香。”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上》:“﹝狄惟谦﹞遂令设席焚香,端笏立於其上。”如:焚香静坐;焚香操琴。2.烧香。唐杜甫《冬到金华山观》诗:“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说岳全传》第二二回:“安人即便带了媳妇一同出来,在神圣家庙之前,焚香点烛。”如:焚香拜佛。汉

【抽】《唐韻》敕鳩切《集韻》《韻會》《正韻》丑鳩切,音瘳。字重文。《說文》或从由。引也。《莊子·天地篇》挈水若抽,其名爲橰。《陸機·文賦》思軋軋其若抽。又拔也,除也。《詩·鄭風》左旋右抽。《傳》抽矢以射。《小雅》楚楚者茨,言抽其棘。又《揚子·方言》讀也。《詩·鄘風》中冓之言,不可讀也。《傳》讀抽也。《箋》抽,猶出也。又收也。《揚子·太經》羣倫抽緒。《註》各收其業,以成歲事也。又《廣韻》通作紬。亦引也。又《集韻》留切,音儔。義同。

【翠】《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七醉切,音綷。《說文》靑羽雀也。出鬰林。《爾雅·釋鳥》翠鷸。《註》似燕,紺色。《疏》李巡曰:鷸一名曰翠,其羽可以爲飾。樊光云:靑羽。出交州。《前漢·賈山傳》飾以翡翠。《註》雄曰翡,雌曰翠。又《南越王趙陀傳》翠鳥幹。《博物志》翡身通黑,惟胸前背上翼後有赤毛。翠身通靑黃,惟六翩上毛長寸餘靑,其飛則羽鳴翠翡翠翡然,因以爲名。又《禮·內則》舒雁翠。《註》舒鴈,鵝也。翠,尾肉也。又《爾雅·釋山》未及上翠微。《疏》謂未及頂上,在旁陂陀之處,名翠微。一說山氣靑縹色,故曰翠微。又姓。《急就

【缕】《廣韻》力主切《集韻》《韻會》隴主切,音僂。《說文》綫也。《廣韻》絲縷。《周禮·天官》典枲掌布緦縷紵之麻草之物。《孟子》有布縷之征。《楚辭·招魂》秦篝齊縷。又覼縷。委曲也。《柳宗元·寄許孟容書》雖欲秉筆覼縷。又結縷,草名。《爾雅·釋草》傅橫目。《註》一名結縷,俗謂之鼓箏草。又《集韻》郞侯切,音婁。褸或作縷。《玉篇》貧無衣,醜弊也。《小爾雅》布褐而紩之,謂藍縷。《左傳·宣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啓山林。《註》藍縷,敝衣。《類篇》褸或作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