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看如掌中果,天不遣为吁可惜
诗句 | 读音 |
---|---|
九州看如掌中果 | 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平 仄 韵脚:上三十四果 拼音: jiǔ zhōukàn|kānrúzhǎng zhōngguǒ |
天不遣为吁可惜 | 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仄 平 拼音: tiānbù|fǒuqiǎnwéi|wèixū|yùkě|kèxī |
九州看如掌中果,天不遣为吁可惜释义
【九州】国为九州。说法不一。《书·禹贡》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尔雅·释地》有幽、营州而无青、梁州;《周礼·夏官·职方》有幽、并州而无徐、梁州。后以“九州”泛指天下,全中国。《楚辞·离骚》:“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宋陆游《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二五:“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瘖究可哀。”郭沫若《赞雷锋》诗:“二十二年成永久,九州万姓仰英烈。”2.指大九州。中国仅其中之一州。战国时邹衍称中国为赤县神州,谓“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
【掌中】中。唐杜甫《小至》诗:“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宋陆游《过放生池追怀江公民表谏议》诗:“九州看如掌中果,天不遣为吁可惜。”2.喻控制的范围内。犹言掌握之中。《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五年》:“兵已过险,士有必死之志;餘粮栖亩,人无匱乏之忧,虏已入吾掌中矣。”清谭嗣同《金陵听说法》诗:“大地山河今领取,菴摩罗果掌中论。”
【果】《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火切,音裹。《說文》木實也。从木,象果形在木之上。《易·說卦》乾爲天,爲木果。《註》果實著木,有似星之著天也。《周禮·地官》甸師共野果蓏之屬。《應劭曰》木曰果,草曰蓏。《張晏曰》有核曰果,無核曰蓏。又勝也,尅也。《左傳·宣二年》殺敵爲果,致果爲毅。又決也。《禮·內則》將爲善思,貽父母令名必果。又驗也。《宋書·后妃傳》今果然矣。又釋氏因果。《隋書·經籍志》釋迦敎化弟子多有正果者。又果然,獸名。《宋國史補》揚州取一果然,數十果然可得。又《爾雅·釋蟲》果蠃,蒲盧。《疏》細腰蠭也
【天】〔古文〕兲《唐韻》《正韻》他前切《集韻》《韻會》他年切,腆平聲。《說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鎭也,居高理下,爲物鎭也。《易·說卦》乾爲天。《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荀子曰:天無實形,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別無天。《程子遺書》天之蒼蒼,豈是天之形。視下亦復如是。《張子正蒙》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朱子·語類》離騷有九天之說,諸家妄解云有九天。據某觀之,只是九重。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裏面重數較軟,在外則漸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裏轉得愈緊矣。○按天形如卵白。細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遣】《廣韻》《集韻》去演切《正韻》驅演切,音繾。《說文》縱也。《廣韻》送也。《儀禮·旣夕》書遣于策。《註》遣,猶送也。又《正韻》祛也,逐也,發也。《左傳·僖二十三年》姜氏與子犯謀,醉而遣之。《前漢·孔光傳》遣歸故郡。又《廣韻》去戰切《集韻》《韻會》《正韻》詰戰切,繾去聲。《廣韻》人臣賜車馬曰遣車。《正韻》將葬而祭曰遣奠。旣祭,乃包牲體,載之以車,隨柩而行,曰遣車。《禮·檀弓》遣車一乗。《註》人臣賜車馬者,乃得有遣車。
【吁】〔古文〕《唐韻》况于切《集韻》《韻會》匈于切,音訏。《說文》驚也。《玉篇》疑怪之辭也。《廣韻》嘆也。《書·堯典》帝曰:吁嚚訟可乎。《詩·周南》云何吁矣。又留吁,赤狄別種。《春秋·宣十六年》晉人滅赤狄、甲氏及留吁。又省作于。《詩·周南》于嗟麟兮。《召南》于嗟乎騶虞。又《集韻》雲俱切,音迂。義同。又《集韻》《正韻》休居切。與噓同。《王充·論衡》猪馬以气吁之。又《廣韻》《集韻》王遇切,音芋。義同。 《說文》本作吁。吁,字从口从亐。《說文》吁本字。
【可】《唐韻》肯我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我切,音坷。《說文》肯也。《廣韻》許可也。《韻會》可者,否之對。《書·堯典》囂訟可乎。《文中子·事君篇》達人哉山濤也,多可而少怪。又僅可,未足之辭。《論語》子曰:可也。又《禮·內則》擇于諸母與可者。《註》諸母,衆妾也,可者,傅御之屬也。又所也。《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註》體猶生也,可猶所也。不有所遺,言萬物無不以鬼神之氣生也。又姓。《正字通》唐諫議大夫可中正,宋紹興進士可懋。又《字彙補》苦格切,音克。《魏書·吐谷渾傳》可汗,此非復人事。《唐書·突厥傳》可汗猶單于
【惜】《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思積切,音昔。《說文》痛也。从心昔聲。《廣韻》悋也。《增韻》憐也,愛也。一曰貪也。又叶息約切,音削。《曹植·贈丁儀詩》思慕延陵子,寶劒非所惜。子其寧爾心,親交義不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