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雍为首,群牧之所遵

九州雍为首,群牧之所遵

诗句读音
群牧之所遵平仄:平 仄 平 仄 平
韵脚:上平十八諄
拼音: qún mùzhīsuǒzūn
九州雍为首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 jiǔ zhōuyōngwéi shǒu

九州雍为首,群牧之所遵释义

【群牧】古称九州治民的官长,后用以泛指众诸侯或地方长官。《书·舜典》:“覲四岳羣牧。”蔡沉集传:“羣牧,九州之牧伯也。”唐皮日休《忧赋》:“非有事於名山,即展义於羣牧。”

【之】〔古文〕《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氣,則無不之也。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又變也。《

【所】〔古文〕《唐韻》疏舉切《集韻》《韻會》爽阻切,數上聲。《說文》伐木聲也。从斤,戶聲。又處所。《詩·鄭風》獻于公所。又《商頌》及爾斯所。又《漢制》車駕所在曰行在所。《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故所在曰行在所。又《關西方言》致力于一事爲所。所謂絕利一源也。《書·無逸》君子所其無逸。又《召誥》王敬作所。又語辭。《論語》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又誓辭。《論語》予所否者。《左傳·僖二十四年》所不與舅氏同心者。又指物之辭。《禮·檀弓》其高可隱也。《註》謂高四尺所。《前漢·疏廣傳》問金餘尙有幾所。《註》幾所,猶幾許也。《

【遵】〔古文〕《唐韻》將倫切《集韻》《韻會》蹤倫切《等韻》祖倫切,音嶟。《說文》循也。《詩·周南》遵彼汝墳。又《廣韻》率也,行也。習也。《書·洪範》遵王之路,遵王之道。《儀禮·鄕射禮》大夫有遵者則入門左。《註》言鄕之爲大夫者,能以禮樂化其民,使遵法之,故曰遵者。又叶徂全切,音牋。《李尤·德陽殿賦》曰若炎唐,稽古作先。於赫聖漢,抗德以遵。

【九州】国为九州。说法不一。《书·禹贡》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尔雅·释地》有幽、营州而无青、梁州;《周礼·夏官·职方》有幽、并州而无徐、梁州。后以“九州”泛指天下,全中国。《楚辞·离骚》:“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宋陆游《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二五:“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瘖究可哀。”郭沫若《赞雷锋》诗:“二十二年成永久,九州万姓仰英烈。”2.指大九州。中国仅其中之一州。战国时邹衍称中国为赤县神州,谓“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

【雍】〔古文〕邕《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容切,音廱。《玉篇》和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又《爾雅·釋天》太歲在戊曰著雍。又水名。《水經》四方有水曰雍。又縣名。《前漢·地理志》漁陽郡雍奴縣。又《前漢·中山靖王傳》雍門子壹微吟。《註》張晏曰:齊之賢者,居雍門,因以爲號。蘇林曰:六國時人,名周。又《廣韻》姓也。祭仲壻雍糾。見《左傳·桓十五年》。又《集韻》通作雝。《班固·兩都賦》乃流辟雍。○按禮王製作辟雝。又《集韻》委勇切,音壅。《周禮·秋官·司寇》雍氏。《註》謂隄防止水者也。《釋文》雍,於勇反。又《集韻

【为首】。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汉世善驳,则应劭为首;晋代能议,则傅咸为宗。”明陈子龙《杨伯祥太史奉使册封蜀藩作诗赠行》:“宗望谁为首?文昭向比肩。”2.领头。宋周密《齐东野语·孝宗圣政》:“﹝宋孝宗﹞遂批出郑丙无罪,可待令临安府将为首作闹人重作行遣。”《三国志平话》卷上:“元帅降令,自先锋为首,以下诸将军卒来日赴筵宴。”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梅佐贤向徐义德建议开除几个罢工的为首分子,杀一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