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下同建瓴,半空方避石

既下同建瓴,半空方避石

诗句读音
半空方避石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韵脚:入二十二昔
拼音: bànkōng fāngbìshí|dàn
既下同建瓴平仄:仄 仄 平 仄 平
拼音: jìxià tóngjiàn líng

既下同建瓴,半空方避石释义

【半】《唐韻》《集韻》《韻會》博漫切,般去聲。《說文》物中分也。从八从牛。牛爲物大,可以分也。《易·繫辭》思過半矣。《禮·學記》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韓非子·內儲篇》疑也者,以爲可者半,不可者半。又《集韻》《韻會》《正韻》普半切,音泮。大片也。《前漢·李陵傳》令軍士人持二升糒,一半冰。《註》師古曰:半,讀曰判。判,大片也。又《韻補》叶眠切,音鞭。《道藏謌》遊雲落太陽,颰景凌三天。千秋似淸旦,萬歲猶日半。

【空方】指画面上留待题跋的空白处。明冯梦龙《古今谭概·不韵·高太监》:“南京守备太监高隆,人有献名画者,上有空方。”

【石】〔古文〕《唐韻》《集韻》《正韻》常隻切《韻會》常亦切,音碩。《增韻》山骨也。《釋名》山體曰石。《易·說卦傳》艮爲山,爲小石。《楊泉物理論》土精爲石,石氣之核也。氣之生石,猶人筋絡之生爪牙也。《春秋·說題詞》石,隂中之陽,陽中之隂,隂精補陽,故山含石。又樂器,八音之一。《書·益稷》擊石拊石。《註》石,磬也。又樂聲不發揚亦曰石。《周禮·春官·典同》厚聲石。《註》鐘太厚則如石,叩之無聲。又堅也。《前漢·揚雄傳》石畫之臣。《師古註》言堅固如石。亦作碩。又星亦稱石。《左傳·僖十六年》隕石于宋五,隕星也。又量名。十斗

【下同】这里所说的相同。多用于附注。如:《修辞学发凡》(简称《发凡》,下同)出版于一九三二年。

【建瓴】1.语本《史记·高祖本纪》:“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建瓴,即“建瓴水”之省,谓倾倒瓶中之水,形容居高临下、难以阻挡的形势。《周书·韦孝宽传》:“窃以大周土宇,跨据关河,蓄席卷之威,持建瓴之势。”唐陆贽《诰普王荆襄江西道兵马都元帅制》:“江、汉上游,建瓴制寇。”清毛世楷《武昌》诗:“枝梧蜀汉争持角,控制东南欲建瓴。”2.形容速度极快。唐刘禹锡《机汲记》:“其往有建瓴之驶,其来有推轂之易。”唐杜牧《分司东都上刘侍郎四十韵》:“寒暑逾电流,光阴甚建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