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农家莫游惰,冬闲正要饱鉏犁
诗句 | 读音 |
---|---|
寄语农家莫游惰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jì yǔnóng jiāmò|mùyóu |
冬闲正要饱鉏犁 | 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dōng xiánzhèng yàobǎochú lí |
寄语农家莫游惰,冬闲正要饱鉏犁释义
【寄语】,转告。南朝宋鲍照《代少年时至衰老行》:“寄语后生子,作乐当及春。”唐刘希夷《晚春》诗:“寄语同心伴,迎春且薄妆。”《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寄语昏污诸酷吏,远在儿孙近在身。”清纳兰性德《鹧鸪天·送梁汾南还时方为题小影》词:“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陈毅《送人赴泰州谈判抗日合作》诗:“凭君寄语强梁辈,摩擦自戕慎厥初。”典
【农家】田家,从事农业的人家。五代颜仁郁《农家》诗:“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穀自生。”宋陆游《岳池农家》诗:“春深农家耕未足,原头叱叱两黄犊。”朱德《南昌过春节》诗:“晚看採茶戏,夫妻同《秧麦》,农家遗古调,姊妹《双拜月》。”2.战国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派别。主张劝耕桑,以足衣食。《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典
【莫】〔古文〕《唐韻》慕各切《集韻》《正韻》末各切,音寞。《韻會》無也,勿也,不可也。《易·繫辭》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矣。又定也。《詩·大雅》監觀四方,求民之莫。又謀也。《詩·小雅》秩秩大猷,聖人莫之。又《博雅》强也。《論語》文莫吾猶人也。《晉書·欒肇·論語駁曰》燕齊謂勉强爲文莫。《揚子·方言》侔莫,强也,凡勞而相勉謂之侔莫。《淮南子·謬稱訓》猶未之莫與。《註》莫,勉之也。又削也。《管子·制分篇》屠牛垣,朝解九牛而刀可莫鐵。又《博雅》莫莫,茂也。《詩·周南》維葉莫莫。《註》莫莫,茂密之貌。又《莊子·逍遙遊》廣莫之
【游】〔古文〕汓《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猷。水名。《水經注》淮水於淮浦縣枝分,北爲游水。又浮行也。《爾雅·釋水》順流而下曰遡游。《詩·秦風》遡游從之。又《周禮·天官》閽人,王宮每門四人,囿游亦如之。《註》游,離宮也。又《管子·首憲篇》分理以爲十游,游爲之宗。又《尚書·考靈曜》地有四游,常動而人不知。又玩物適情之意。《禮·少儀》士依於德,游於藝。又閒曠也。《禮·王制》無游民。又自適貌。《詩·小雅》愼爾優游。又枝葉扶疏貌。《詩·鄭風》隰有游龍。《傳》龍紅草也。《箋》游,猶放縱也。言紅草放縱枝葉于隰中
【冬闲】指冬季农闲。康濯《春种秋收》:“工人们紧张得厉害--跟农民不一样,没有挂锄休息的工夫,也没有冬闲。”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冬闲时节,清溪乡的农家只吃两餐饭,夜饭都很早。”
【正要】1.谓端正东西的方位。《文选·左思〈魏都赋〉》:“阐钩绳之筌绪,承二分之正要。”吕延济注:“承二分之正要者,言取春分、秋分之日日影正时,以正东西之位。”一说谓端正南北的方位。张铣注:“言考度星日,以定南北也。”2.刚要;正预备。《水浒传》第十一回:“洒家正要捉你这厮们,倒来拔虎鬚。”清孔尚任《桃花扇·访翠》:“俺正要访他,恰好到此。”茅盾《子夜》十三:“他跺了一脚,正要发作,那阿珍却软化了。”漢
【饱】〔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博巧切,包上聲。《說文》厭也。《玉篇》飽滿也。《廣韻》食多也。《易·漸卦》飮食衎衎,不素飽也。《禮·文王世子》嘗饌善,則世子亦能食。嘗饌寡,世子亦不能飽。又《陸機·豪士賦》心翫居常之安,耳飽從諛之說。又姓。《正字通》宋添差通判臨江軍事飽安盈。又《五音集韻》許旣切,音欷。飫也。又古通有韻。《詩·小雅》牂羊墳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鮮可以飽。又叶彼五切,音補。《吳子·治兵篇》適其水草,節其飢飽。冬則溫廐,夏則凉廡。漢典考證:〔《禮·文王世子》嘗饌善,則世子亦能食。嘗饌寡
【鉏犁】1.锄和犁。借指耕作。唐顾况《酬信州刘侍郎兄》诗:“愿为南州民,输税事鉏犁。”宋唐庚《双榕》诗:“此生鉏犁人,误入簪绅流。”2.铲除,整治。章炳麟《无政府主义序》:“批擣政家,鉏犁駔侩,振泰风以播尘壒,鼓雷霆以破积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