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捉五色笔,密勿金銮角

即捉五色笔,密勿金銮角

诗句读音
即捉五色笔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拼音: jízhuōwǔ sè bǐ
密勿金銮角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入一屋
拼音: mì wùjīn luánjiǎo|jué

即捉五色笔,密勿金銮角释义

【即】《玉篇》卽今作即。漢典考證:〔《管子·弟子職》左手執燭,右手執卽。《註》卽,作焱。〕 謹照原文左手執燭改右手執燭。右手執卽改左手正櫛。卽作焱非管子註文,惟禮記檀弓註引作卽。謹改爲檀弓註櫛作卽。考證:〔《管子·弟子職》左手執燭,右手執卽。《註》卽,作焱。〕 謹照原文左手執燭改右手執燭。右手執卽改左手正櫛。卽作焱非管子註文,惟禮記檀弓註引作卽。謹改爲檀弓註櫛作卽。

【捉】《唐韻》《集韻》《韻會》側角切,莊入聲。《說文》搤也。一曰握也。《廣韻》捉搦也。《前漢·王褒傳》周公躬吐捉之勞。《註》一飯三吐飡,一沐三捉髮。《蜀志·趙雲傳註》先主捉手而別。又《增韻》捕也。《釋名》促也。使相促及也。又《唐書·兵志》唐初,兵之戍邊者,大曰軍,小曰守捉。

【五色笔】颜色的笔。清钱泳《履园丛话·耆旧·安安先生》:“先生好读书,老而弥篤,案头尝置五色笔,见载籍中有人地事蹟年月先后可疑者,必釐而点乙之。”周祖谟《<世说新语笺疏>前言》:“本书经始于一九三七年,曾分五色笔以唐宋类书和唐写本《世说》残卷校勘今本。”2.五彩妙笔。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中:“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復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宋史·范质传》:“质生之夕,母梦神人授以五色笔。九岁能属文,十三治《尚书》

【密勿】1.勤勉努力。《诗·小雅·十月之交》:“黽勉从事,不敢告劳。”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谓“鲁‘黽勉’作‘密勿’。”《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挠众枉,勉彊以从王事……故其诗曰:‘密勿从事,不敢告劳。’”颜师古注:“密勿,犹黽勉从事也。”南朝梁沉约《刘领军封侯诏》:“内参嘉謨,外宣戎略,密勿劬劳,诚力备尽。”宋曾巩《祭欧阳少师文》:“櫝敛兵革,天清地謐,日进昌言,从容密勿,开建国本,情忠力悉。”清顾炎武《乾陵》诗:“弥缝由密勿,迴斡赖元功。”2.机要;机密。《三国志·魏志·杜恕传》:“与闻政事密勿大臣

【金銮】1.帝王车马的装饰物。金属铸成鸾鸟形,口中含铃,因指代帝王车驾。前蜀毛文锡《柳含烟》词:“昨日金鑾巡上苑,风亚舞腰纤輭。”2.见“金鑾殿”。3.翰林学士的美称。唐元稹《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仲则金鑾之英,季则蓬山之选。”宋梅尧臣《送白鹇与永叔依韵和公仪》:“玉兔精神怜已久,金鑾人物世无双。”《文献通考·职官八》:“前朝因金鑾坡以为门名,与翰林院相接,故为学士者称金鑾以美之。”4.白居易女儿的名字。后借指幼女。唐白居易《金銮子晬日》诗:“行年欲四十,有女曰金鑾。”清王继香《<小螺庵病榻忆语>书后》:“古

【角】《唐韻》古岳切《集韻》《韻會》《正韻》訖岳切,音覺。《說文》角,獸角也。本作,从力从肉。《易·大壯》羝羊觸藩,羸其角。《春秋·成七年》鼷鼠食郊牛角。《禮·月令》仲夏鹿角解,仲冬麋角解。《大戴禮·易本命》四足者無羽翼,戴角者無上齒。《列子·黃帝篇》傅翼戴角,謂之禽獸。又犀有食角。《爾雅·釋獸》犀似豕。《註》犀三角,一在頂,一在額,一在鼻。鼻上者,食角也。《蘇頌曰》一名奴角。又龍角。《埤雅》有角曰虯龍。又角弓,以角飾弓也。《詩·小雅》騂騂角弓。《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爲弓角者,以爲疾也。《魏志·鮮傳》端牛角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