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游谙浊世,独往遂初心

倦游谙浊世,独往遂初心

诗句读音
倦游谙浊世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 juàn yóuānzhuó shì
独往遂初心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韵脚:下平二十一侵
拼音: dú wǎngsuì chūxīn

倦游谙浊世,独往遂初心释义

【倦游】亦作“倦游”。1.厌倦游宦生涯。《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长卿故倦游。”裴骃集解引郭璞曰:“厌游宦也。”唐温庭筠《酬友人》诗:“辞荣亦素尚,倦游非夙心。”宋郭彖《睽车志》卷五:“毘陵薛季成元功,绍兴乙卯登科,再为邑令,不能脱选,时意倦游,乃请於朝而归。”2.厌倦于行旅生涯或游览已倦。晋陆机《长安有狭邪行》:“余本倦游客,豪彦多旧亲。”《北史·毛鸿宾传》:“羈寓倦游之辈,四座常满。”姚锡钧《秋望》诗之二:“今日倦游缘底事,霜风吹面对西山。”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四:“倦游了一天归来的麻雀一阵阵从村子的天

【谙】《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含切,音庵。《說文》悉也。《玉篇》知也。《增韻》練也,歷也。《六書統》熟聞也。《字彙》曉也。《後漢·虞延傳》陵樹株蘖,皆諳其數。《晉書·刁協傳》久在中朝,諳練舊事。《書·姚察傳》諳識內典。又《玉篇》記也,誦也,大聲也。《廣韻》憶也。《類篇》諷也。又官名。《金史·國語解》諳版勃極烈,官之尊且貴者。又《集韻》烏紺切,庵去聲。《類篇》背誦也。又《集韻》他口切,偸上聲。言悉也。 《類篇》或作。亦作。

【浊世】1.混乱的时世。《楚辞·九辩》:“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宋范成大《玉华楼夜醮》诗:“下睨浊世悲蜉蝣,桂旗偃蹇澹少休。”明孙仁孺《东郭记·媒妁之言》:“他翩翩浊世风标湛,是豪雄好驾鸞驂。”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劲草>译本序》:“坚洁之操,不挠於浊世。故译称《劲草》云。”2.佛教语。指五浊恶世。《法华经·劝持品》:“世尊自当知,浊世恶比丘,不知佛方便,随宜所説法。”参见“五浊恶世”。

【独往】孤往独来。谓超脱万物,独行己志。三国魏嵇康《四言赠兄秀才入军》之十七:“含道独往,弃智遗身。”《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许询“自序”>》:“遣此弱丧情,资神任独往。”李善注:“淮南王《庄子略要》曰:‘江海之士,山谷之人,轻天下,细万物,而独往者也。’司马彪曰:‘独往,任自然,不復顾世。’”唐杜甫《雨》诗:“浮俗何万端,幽人有高步。庞公竟独往,尚子终罕遇。”参见“独往独来”。2.一人前往。《周书·武帝纪下》:“诸将固请还师,帝曰:‘……卿等若疑,朕将独往。’”宋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诗之二:“不是溪山曾独往

【遂初】1.早先;以前。汉蔡邕《协和婚赋》:“考遂初之原本,览阴阳之网纪。”一本作“邃初”。2.遂其初愿。谓去官隐居。《晋书·孙绰传》:“﹝孙绰﹞少与高阳许询俱有高尚之志。居于会稽,游放山水,十有餘年,乃作《遂初赋》以致其意。”宋徐铉《寄江都路员外》诗:“县斋晓闭多移病,南亩秋荒忆遂初。”元刘诜《和许中立》:“有赋堪惩咎,无成託遂初。”清梅庚《送大兄南还》诗:“故乡自足林泉趣,最荷君恩许遂初。”

【心】《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徐曰》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玉篇》《廣韻》訓火藏。又《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又《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又本也。《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註》天地以本爲心者也。《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註》得氣之本也。《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又中也。心在身之中。《詩序》情動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