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来落笔不经意,神妙独到秋毫颠
诗句 | 读音 |
---|---|
觉来落笔不经意 | 平仄:仄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jué|jiàoláiluò bǐbù jīng yì |
神妙独到秋毫颠 | 平仄:平 仄 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shén miàodú dàoqiū háodiān |
觉来落笔不经意,神妙独到秋毫颠释义
【觉】〔古文〕覐《唐韻》古岳切《集韻》《韻會》《正韻》訖岳切,音角。《說文》寤也。《廣韻》曉也。《書·說命》念終始典于學,厥德修罔覺。《公羊傳·昭三十一年》叔術覺焉。《註》覺,悟也。《莊子·齊物論》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大夢也。《白虎通》學之爲言覺也,悟所不知也。又發也。《前漢·高帝紀求賢詔》有而勿言覺免。《註》發覺者,免其官。又明也。《左傳·文四年》以覺報宴。《註》以明報功宴樂。又大也,直也。《詩·小雅》有覺其楹。《傳》有覺,言高大也。《箋》直也。《左傳·襄二十一年》夫子覺者也。《註》較然正直。又《釋名》告也。一
【来】〔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又《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又玄孫之子曰來孫。又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又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又姓。又《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又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又叶郞
【落笔】1.下笔。唐李白《江上吟》:“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明史·文苑传二·顾璘》:“应登才思泉涌,落笔千言。”袁鹰《<悲欢>后记》:“万语千言,竟不知从何落笔。”2.堕笔。《三国志·吴志·鲁肃传》:“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於地。”
【不经意】随便。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王肃不视,且听且行若不经意。”清恽敬《<卓忠毅公遗稿>书后》:“求其琐屑不经意之事,以观其学问之所至。”巴金《沉默集·知识阶级》:“王教授仿佛不经意地说出了这句话,一面暗暗地留心那两个学生的脸色。”
【神妙】。神奇巧妙。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昔从先武皇帝……伏见所以行军用兵之势,可谓神妙矣。”唐杜甫《戏韦偃为双松图歌》:“絶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明刘基《少微山眉岩神仙宅记》:“夫造化之神妙,岂夫人之所能穷哉!”章炳麟《程师》:“是故古之作述者,有所授受,必传之其人,岂独深錮其学,以为神眇,不可輒闻耶!”叶圣陶《线下·一个青年》:“我的意思,书法要达到深凝匀称才算神妙。”
【独到】犹却到。表示转折。宋苏轼《仆曩于陈汉卿家见吴道子画佛后复见之于鲜于子骏家子骏以见遗作诗谢之》:“觉来落笔不经意,神妙独到秋毫颠。”2.谓独自到达某种境界。马其昶《<古文辞类纂>标注序》:“读之久,而吾之心与古人之心冥契焉,则往往有神解独到。”3.与众不同。多指好的。王统照《华亭鹤》:“安大胡子宽和的性格后面,有的是独到的机警。”马南邨《燕山夜话·不求甚解》:“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典
【秋毫】1.亦作“秋豪”。鸟兽在秋天新长出来的细毛。喻细微之物。《商君书·错法》:“夫离朱见秋豪百步之外,而不能以明目易人。”《孙子·形》:“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晋葛洪《抱朴子·自叙》:“秋毫之赠不入于门,纸笔之用皆出私财。”宋王安石《收盐》诗:“一民之生重天下,君子忍与争秋豪。”清唐孙华《时世公子行》:“呼卢博簺穷昼夜,百万一掷同秋毫。”2.指毛笔。南朝宋鲍照《飞白书势铭》:“秋毫精劲,霜素凝鲜,霑此瑶波,染彼松烟。”唐王雝《怀素上人草书歌》:“铜瓶锡杖倚閒庭,斑管秋毫多逸意。”唐
【颠】《正字通》俗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