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猾肆滔天,小丑争攘欺
巨猾肆滔天,小丑争攘欺释义
【巨】〔古文〕《唐韻》其呂切《集韻》臼許切,渠上聲。《說文》巨也。从工,象手持之。又《玉篇》大也。《孟子》爲巨室。又巨萬,數也。《史記·平準書》京師之錢累巨萬。《註》巨萬,今萬萬。又姓。《何氏姓苑》巨氏出南昌。《廣韻》漢有巨武,爲荆州刺史。又巨毋,複姓。《前漢·王莽傳》有奇士,長丈,大十圍,自謂巨毋霸。莽更其姓,曰巨母氏。謂因文母而霸王符也。《後漢·光武紀》作巨無霸。又《韻會》通作鉅。《前漢·食貨志》庶人之富者累鉅萬。《李賀·高軒過詩》文章鉅工。又與詎同。《前漢·高帝紀》公巨能入乎。《師古曰》巨讀曰詎,猶豈也。
【猾】《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戸八切,音滑。《玉篇》亂也。《書·舜典》蠻夷猾夏。《傳》猾,亂也。又《玉篇》黠也。《揚子·方言》小兒多詐而獪,或謂之猾。《左傳·昭二十六年》無助狡猾。《史記·高祖紀》爲人僄悍猾賊。又《叔孫通傳》不能進臣等,專言大猾。《註》狡猾也。又《晉語》齒牙爲猾。《註》猾,弄也。又《山海經》堯光之山,有獸焉,狀如人而,穴居而冬蟄,名曰猾褢,音如斲木,見則縣有大繇。又《正字通》海獸名,猾無骨,入虎口,虎不能噬。處虎腹中,自內齧之。
【肆】〔古文〕《玉篇》《廣韻》《集韻》《類篇》《韻會》息利切《正韻》悉漬切,音四。《說文》極陳也。《爾雅·釋言》肆,力也。《疏》極力也。《左傳·昭十二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註》肆,極也。《周語》藪澤肆旣。《註》肆,極也。旣,盡也。又《玉篇》放也,恣也。《易·繫辭》其事肆而隱。《疏》其辭放肆顯露,而所論義理深而幽隱也。《左傳·昭三十二年》伯父若肆大惠,復二文之業,弛周室之憂。《註》肆,展放也。《禮·表記》君子莊敬日强,安肆日偷。《註》肆,猶放恣也。又遂也。《書·舜典》肆類于上帝。《傳》肆,遂也。又次也。
【滔天】。形容水势极大。《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晋郭璞《江赋》:“极泓量而海运,状滔天以淼茫。”明何景明《延津歌送韩令》:“黄河岸边不种麦,浊浪滔天多贾客。”陈毅《题<长征会师图>》诗:“长城如龙走,大河水滔天。”2.比喻罪恶、灾祸或权势等极大。《书·尧典》:“静言庸违,象恭滔天。”孔传:“言共工……貌象恭敬而心傲很若漫天。”《晋书·愍帝纪论》:“股肱非挑战之秋,刘石有滔天之势。”明李日华《南西厢记·猜诗雪案》:“鬱闷滔天,教我如何理料。”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上·刘恭甫司马文》
【小丑】1.微贱之辈。《国语·周语上》:“众以美物归汝,而何德以堪之。王犹不堪,况尔小丑乎?”韦昭注:“丑,类也。王者至尊,犹且不堪,况尔小人之类乎?”《后汉书·盖勋传》:“董卓废少帝,杀何太后,勋与书曰:‘昔伊尹、霍光,权以立功,犹可寒心,足下小丑,何以终此?’”宋陆游《出塞四首借用秦少游韵》之四:“小丑盗中原,异事古未有。”高增《书愤》诗:“强权世界理全沦,小丑乘时作大君。”2.用为自谦之词。《后汉书·黄香传》:“臣香小丑,少为诸生,典郡从政,固非所堪。”1.戏曲中的丑角之一。表演多带滑稽。明王骥德《曲律·杂
【争】〔古文〕《唐韻》側莖切《集韻》甾耕切,音箏。《說文》引也。从。《徐鉉曰》音曳。二手而曳之,爭之道也。《廣韻》競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又《玉篇》諫也。又訟也。《增韻》理也,辨也。《禮·曲禮》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又姓。《正字通》印藪有爭不識,爭同。又《集韻》側逬切,箏去聲。義同。又《廣韻》本作諍,諫諍也,止也。《孝經·諫諍章》天子有爭臣七人。 《韻會》俗作争,非。漢典考證:〔《禮·曲禮》非理不決。〕 謹照原文非理改非禮。 考證:〔《禮·曲禮》非理不決。〕 謹
【欺】《唐韻》去其切《集韻》《韻會》丘其切,音僛。《說文》詐欺也。《新書·道術篇》仁義修立謂之任,反任爲欺。《論語》吾誰欺。《史記·循吏傳》子產治鄭,民不能欺。子賤治單父,民不忍欺。西門豹治鄴,民不敢欺。又自昧其心曰欺。《大學》毋自欺也。《蘇洵曰》書有以加乎其言,言有以加乎其心,聖人以爲自欺。《呂祖謙論鄭莊公殺叔段曰》將欲欺人,必先欺心。又欺,也。《揚子·方言》晉、魏、河內之北謂曰殘,楚謂之貪,南楚江、湘之閒謂之欺。《郭註》言欺難厭也。今關西人呼打爲,音廩,或洛感反。又詆欺,漢法名。漢有誹謗詆欺法,至哀帝始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