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晦庵先生妙经学,庐山书院榜白鹿

君不见晦庵先生妙经学,庐山书院榜白鹿

诗句读音
庐山书院榜白鹿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仄
拼音: lú shānshū yuànbǎng|bàngbái lù
君不见晦庵先生妙经学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jūnbù|fǒujiàn|xiànhuìānxiān shēngmiàojīng xué

君不见晦庵先生妙经学,庐山书院榜白鹿释义

【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又名匡山、匡庐。相传周有匡姓七兄弟结庐隐居于此,故名。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有汉阳、香炉、五老诸峰耸峙。三面临水,江湖水气郁结。山多巉岩、峭壁、清泉、飞瀑之胜。著名胜迹有白鹿洞、仙人洞、三迭泉、含鄱口等。

【书院】唐代中书省修书或侍讲的机构。玄宗开元六年,乾元院改号丽正修书院,十三年改丽正修书院为集贤殿书院,置学士、直学士、侍读学士、修撰官,掌刊辑经籍、搜求遗书、辨明典章,以备顾问应对。参阅宋王溥《唐会要》卷六四,《新唐书·艺文志一》、《百官志二》、《张说传》。2.宋至清私人或官府设立的供人读书、讲学的处所,有专人主持。宋代书院以讲论经籍为主,其中最有名的有白鹿、石鼓(一说为嵩阳)、应天、岳麓四大书院;元代书院遍及各路、州、府;明清书院更多,但多为习举业而设。清光绪二十七年后,改全国省、县书院为学堂,书院之名遂废。

【榜】同。

【白鹿】的鹿。古时以为祥瑞。《国语·周语上》:“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汉书·郊祀志五》:“已祠,胙餘皆燎之,其牛色白,白鹿居其中。”《宋书·符瑞志中》:“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则至。”明沉德符《野获编·禨祥·白鹿》:“嘉靖十二年,河南巡抚吴山献白鹿,为大臣諂媚之始。”2.复姓。汉有白鹿先生。见汉应劭《风俗通·姓氏下》。

【君】〔古文〕《唐韻》舉云切《集韻》《韻會》拘云切,音軍。《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易·師卦》大君有命。《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又凡有地者,皆曰君。《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晉語》三世仕家君之。又夫人亦稱君。《詩·鄘風》我以爲君。《傳》君國小君。《箋》夫人對君稱小君。《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又子稱父母曰君。《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又子孫稱先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见】《唐韻》《廣韻》古甸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經電切,堅去聲。《說文》視也。从目从儿。《易·乾卦》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疏》德被天下,爲萬物所瞻覩。《書·立政》灼見三有俊心。《禮·王制》問百年者就見之。《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賔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註》此六禮者,以諸侯見王爲義。《史記·五帝紀》舜擇吉月日,見四嶽、諸牧、班瑞。《前漢·東方朔傳》未得省見。《註》言不爲所拔識也。又《通鑑》漢武帝元光五年,張湯、趙禹定律令,務在深文,作見知法。詳矢部知字註

【晦】《唐韻》荒內切《集韻》《韻會》呼內切《正韻》呼對切,音誨。《說文》月盡也。《釋名》晦,灰也。火死爲灰,月光盡似之也。《左傳·成十六年》陳不違晦。《註》晦,月終。又《易·隨卦》君子以嚮晦入宴息。《註》晦,晏也。又《詩·陳風》風雨如晦。《傳》晦,昏也。又《詩·周頌》遵養時晦。《傳》晦,昧也。又《左傳·成十四年》《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註》晦亦微,謂約言以紀事,事敘而名微。又《左傳·昭元年》六氣,曰隂、陽、風、雨,晦、明也。《註》晦,夜也。又《公羊傳·僖十五年》晦者何,冥也。又《爾雅·釋天》霧謂之晦。又

【庵】《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烏含切,音諳。《玉篇》舍也,也。《廣韻》小草舍也。《集韻》圜屋爲庵。又《集韻》或作菴。《後漢·皇甫規傳》親入菴廬巡視。《通典》周武帝攻高齊,兵去之後,齊人謂栢菴爲帳幙,不疑兵退,是則結草木爲廬,皆曰菴。又《廣韻》烏合切《集韻》遏合切,諳入聲。《廣韻》低也。又《集韻》豕屋。

【先生】子,犹言头生。《诗·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达。”朱熹集传:“先生,首生也。”2.父兄。《仪礼·有司》:“其先生之脀,折胁一。”郑玄注:“先生,长兄弟。”《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饌。”何晏集解引马融曰:“先生,谓父兄。”3.年长有学问的人。《孟子·告子下》:“宋牼将之楚,孟子遇於石丘,曰:‘先生将何之?’”赵岐注:“学士年长者,故谓之先生。”《战国策·齐策三》:“孟尝君讌坐,谓三先生曰:‘愿闻先生有以补之闕者。’”姚宏注:“先生,长老,先己以生者也。”宋叶适《宋故孟夫人墓志铭》:“精义择语,

【妙】《廣韻》《集韻》《正韻》彌笑切,音廟。神妙也。《易·說卦》神也者,妙萬物而爲言者也。《老子·道德經》衆妙之門。《莊子·寓言篇》自吾聞子之言,九年而大妙。《劉劭人物志》尤妙之人,含精于內,外無飾姿。又少年也。《杜甫詩》明公獨妙年。又纖媚也。《前漢·李夫人傳》妙麗善舞。又姓。見《姓苑》。又《集韻》弭沼切。與眇通。嫽妙,女貌。《漢·三老袁君》朕以妙身,襲表繼業。 別作玅。漢典考證:〔《易·繫辭》神也者,妙萬物而爲言者也。〕 謹照原文繫辭改說卦。 考證:〔《易·繫辭》神也者,妙萬物而爲言者也。〕 謹照原文繫辭改說

【经学】以儒家经典为研究对象的学问。《汉书·儿宽传》:“见上,语经学。上从之。”《汉书·儒林传序》:“於是诸儒始得修其经学,讲习大射乡饮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