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才轻折桂,捷径取纡朱

俊才轻折桂,捷径取纡朱

诗句读音
俊才轻折桂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 jùn cáiqīngzhé guì
捷径取纡朱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十虞
拼音: jié jìngqǔyūzhū|shú

俊才轻折桂,捷径取纡朱释义

【俊才】“俊材”。1.卓越的才能。《汉书·王褒传》:“闻王褒有俊材,请与相见。”清韩泰华《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下:“唐先生伯虎,名寅,姑苏人。负俊才,能文工诗,翰墨极精。”2.才智卓越的人。《汉书·吾丘寿王传》:“今陛下昭明德,建太平,举俊材,兴学官。”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三百俊才衣似雪,可怜无箇解诗人。”鲁迅《坟·论“他妈的!”》:“庶民中纵有俊才,也不能和大姓比并。”典

【轻】〔古文〕《廣韻》去盈切《集韻》《韻會》牽盈切《正韻》丘京切,音卿。《說文》輕車也。《廣韻》重之對也。又去聲。《廣韻》虛正切《集韻》《韻會》牽正切《正韻》丘正切,音慶。《集韻》疾也。《左傳·桓十二年》絞小而輕,輕則寡謀。又《僖三十三年》秦師輕而無禮。

【折桂】书·郤詵传》:“武帝於东堂会送,问詵曰:‘卿自以为何如?’詵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后因以“折桂”谓科举及第。唐杜甫《同豆卢峰知字韵》:“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宋张抡《满庭芳·寿杨殿帅》词:“流庆远;芝兰秀发,折桂争先。”清李渔《夺锦楼》第一回:“那些未娶少年一发踊跃不过,未曾折桂,先有了月里嫦娥。”王毓岱《示和甫》诗:“擷芹復折桂,亲非由我显。”典

【捷径】逕”。1.近便的小路。汉班昭《东征赋》:“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隋书·杨尚希传》:“﹝杨尚希﹞遂夜中从捷径而遁。迟明,迥方觉,分数十骑自驛路追之,不及。”《司马温公诗话》引宋刘子仪《堠子》诗:“空呈厚貌临官道,大有人从捷逕过。”清昭槤《啸亭杂录·扎克塔尔》:“因秘献入番捷径,阿文成公得以进兵成功。”2.喻不循正轨,贪便图快的做法。后多指取巧进身的门路。《楚辞·离骚》:“何桀紂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王逸注:“言桀紂愚惑……欲涉邪径,急疾为治。”唐俞简《行不由径》诗:“捷径虽云易,长衢岂不平

【取】《唐韻》七庾切《集韻》《韻會》《正韻》此主切,娶上聲。《說文》捕取也。从又耳。《玉篇》資也,收也。《廣韻》受也。《增韻》索也。《禮·儒行》力行以待取。《史記·魯仲連傳》爲人排難解紛,而無取也。《管子·白心篇》道者,小取焉則小得福,大取焉則大得福。又《韻會》凡克敵不用師徒曰取。又《前漢·王莽傳》考論五經,定取禮。《註》師古曰:取,讀曰娶。又《集韻》《韻會》《正韻》逡須切,音趨。《集韻》取慮,縣名,在臨淮。又《集韻》雌由切,音秋。《前漢·地理志》留浚儀。《註》師古曰:取慮,縣名。音秋盧。取又音趨。又《集韻》《

【纡】《廣韻》憶俱切《集韻》《韻會》邕俱切,音迂。《說文》詘也。一曰縈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中弱則紆。《註》紆,曲也。《史記·屈原傳》寃結紆軫兮。《註》紆,屈也。又《博雅》紆,繩索也。又姓。《廣韻》後秦有肥鄕侯始平紆邈。又《集韻》匈于切,音訏。義同。又《集韻》烏侯切,音謳。《類篇》陽紆,山名也。又《韻補》叶委羽切《馬融·廣成頌》大匈哨後,縕巡歐紆。負隅依阻,莫敢嬰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