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吏回官烛,舟人自楚歌

军吏回官烛,舟人自楚歌

诗句读音
舟人自楚歌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zhōu rénzìchǔ gē
军吏回官烛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jūn lìhuíguān zhú

军吏回官烛,舟人自楚歌释义

【舟人】。《诗·小雅·大东》:“舟人之子,熊羆是裘。”毛传:“舟人,舟楫之人。”晋木华《海赋》:“於是舟人渔子,徂南极东。”唐郑谷《舟行》诗:“九派迢迢九月残,舟人相语且相宽。”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二月十四日》:“岭头积雪未消,舟人谓春夏之间,花放满山,香闻百里,诚胜境也。”汉

【自】〔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又《玉篇》率也。又《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又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又《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

【楚歌】楚人之歌。《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元萨都剌《木兰花慢·彭城怀古》词:“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2.引申指悲歌,表示陷入困境。清方文《宋遗民咏·谢翱》:“击石为楚歌,竹石俱损伤。”陈沂《曾泽生和他的司令官》:“突然他感觉出来了,这不是音乐,而是楚歌。”典

【军吏】泛指军中的将帅官佐。《周礼·夏官·大司马》:“诸侯载旂,军吏载旗。”郑玄注:“军吏,诸军帅也。”贾公彦疏:“亦谓从军将至下伍长皆是军吏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初,王莽徵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数百人,并以为军吏。”清魏源《<圣武记>叙》:“无一政能申军法,则佚民玩;无一材堪充军吏,则敖民狂。”

【回】《唐韻》戸恢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隈切,音洄。《說文》从囗,中象回轉之形。《徐鍇曰》渾天之氣,天地相承。天周地外,隂陽五行,回轉其中也。又《說文》邪也,曲也。《詩·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回。《禮·禮器》禮飾回,增美質,措則正,施則行。又《正韻》返也。《後漢·蔡邕傳》回途要至,俯仰取容。又《廣韻》違也。《詩·大雅》求福不回。《又》徐方不回。《註》回猶違也,言不違命也。又《詩·大雅》昭回于天。《註》昭,明。回,旋也。又屈也。《後漢·盧植傳》可加赦恕申宥回枉。《又》抗議不回。又徘回。《說文》徘徊本作裵回。

【官烛】、供官吏办公用的蜡烛。《初学记》卷二五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巴祇为扬州刺史,与客坐闇中,不然官烛。”南朝陈徐陵《谢敕赉烛盘尝答齐国移文启》:“方其宠锡,独有光前,官烛斯燃,更慙良史,宵光可学,乃会耆年。”唐杜甫《台上》诗:“何须把官烛,似恼鬢毛苍。”宋周紫芝《竹坡诗话》:“中有家问,即令灭官烛,取私烛閲书。閲毕,命秉官烛如初。”清赵翼《七十自述》诗:“奎堂校士春蚕叶,官烛修书秋兔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