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前初谒帅,戎服走辕门
军前初谒帅,戎服走辕门释义
【军前】;前沿阵地。唐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张忠文公叔夜嵇仲,靖康间以南道总管知邓州,首提兵勤王,以不推戴异姓,取过军前。”《元典章·圣政一·抚军士》:“若有军前曾立功者,速行迁赏,例从优厚。”典
【初】〔古文〕《唐韻》《集韻》楚居切《正韻》楚徂切,楚平聲。《說文》始也。从刀衣,裁衣之始也。《徐曰》禮之初,施衣以蔽形。《書·禹謨》率百官若帝之初。《蔡仲》愼厥初。又《禮·檀弓》夫魯有初。《註》初謂故事。又《列子·天瑞篇》太初者,氣之始也。《韓愈詩》賢愚同一初。《韻會》又姓。
【谒】《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歇切,堰入聲。《說文》白也。《爾雅·釋詁》告也,請也。《左傳·隱十一年》唯我鄭國之有請謁焉。《註》謁,告也。《禮·曲禮》問士之子,長曰能典謁矣,幼曰未能典謁也。《註》謁,請也。典謁者,主賔客告請之事。又《增韻》訪也,請見也。《後漢·卓茂傳》茂詣河陽,謁見光武。又《釋名》謁,詣也,詣告也。書其姓名於上,以告所至詣者也。《正字通》刺名也。古之門狀,今之拜帖。《史記·高祖紀》高祖乃紿爲謁曰:賀錢萬。實不持一錢。《註》謁,謂以札書姓名,若今之通刺。又謁舍,今之客舍也。《前漢·食貨
【帅】〔古文〕《唐韻》所律切《集韻》《正韻》朔律切,音蟀。《易·師卦》長子帥師。《左傳·襄十年》牽帥老夫,以至于此。又循也。《禮·王制》命鄉不帥敎者以告。《註》帥,循也。又遵也。《前漢·循吏傳》蕭曹以寬厚淸靜,爲天下帥。《註》帥,遵也。又聚也。《揚雄·甘泉賦》帥尒隂閉,霅然陽開。《註》晉灼曰:帥,聚也。又《說文》佩巾也。《廣雅》巾也。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所類切,率去聲。《廣韻》將帥也。《正韻》主也,率也,統也,領也。《周禮·夏官》二千五百人爲師,師帥皆中大夫。五百人爲旅,旅帥皆下大夫。《左傳·宣十
【戎服】军服。亦指着军服。《汉书·匈奴传下》:“是以文帝中年,赫然发愤,遂躬戎服,亲御鞍马。”《朱子语类》卷九一:“隋煬帝游幸,令羣臣皆以戎服从。”子虚子《湘事记·军事篇五》:“谭延闓戎服出坐大堂,斩万夫雄等四人於案下。”
【辕门】古代帝王巡狩、田猎的止宿处,以车为藩;出入之处,仰起两车,车辕相向以表示门,称辕门。《周礼·天官·掌舍》:“设车宫、辕门。”郑玄注:“谓王行止宿阻险之处,备非常。次车以为藩,则仰车以其辕表门。”2.领兵将帅的营门。《六韬·分合》:“大将设营而陈,立表辕门。”《史记·项羽本纪》:“於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唐欧阳詹《许州送张中丞出临颍镇》诗:“心诵《阴符》口不言,风驱千骑出辕门。”清孔尚任《桃花扇·抚兵》:“辕门之外,何人喧譁?”3.地方高级官署的外门。《古今小说·沉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