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未带赤灵符,亲结双龙献宝珠
诗句 | 读音 |
---|---|
亲结双龙献宝珠 | 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qīn|qìngjié|jiēshuāng lóngxiànbǎo zhū |
君王未带赤灵符 | 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jūn wángwèidàichì líng fú |
君王未带赤灵符,亲结双龙献宝珠释义
【结】《廣韻》《正韻》古屑切《集韻》《韻會》吉屑切,音拮。《說文》締也。《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詩·檜風》我心蘊結兮。又《曹風》心如結兮。《疏》如物之裹結。《禮·曲禮》德車結旌。《註》結,謂收斂之也。《疏》結,纏其旒著於竿也。《前漢·五行志》衣有襘,帶有結。《註》結,締結之結也。又《博雅》曲也。又《玉篇》要也。又《集韻》胡計切,音系。《前漢·張釋之傳》跪而結之。《註》師古曰:結,讀曰係。又《集韻》激質切,音吉。義同。又《集韻》吉詣切,音計。《前漢·陸賈傳》尉佗魁結箕踞。《註》師古曰:結,讀曰髻。
【双龙】1.两条龙。北周庾信《贺传位于皇太子表》:“自当八风通,庆云聚,五老同游,三星运曜,岂直双龙再赐,九雉重飞而已哉。”唐李白《玉真仙人词》:“清晨鸣天鼓,飆歘腾双龙。”唐李商隐《九成宫》诗:“云随夏后双龙尾,风逐周王八马蹄。”2.称誉同时著名的两个人,多指兄弟。著名的有东汉许虔、许邵,南朝梁谢举、谢览,柳惔、柳悦,唐乌承玼、乌承恩等。《晋书·陆云传》:“矫翮南辞,翻栖火树;飞鳞北逝,卒委汤池。遂使穴碎双龙,巢倾两凤。”按,此指陆机、陆云。3.相传晋代张华见斗、牛二星之间常有紫气,推知豫章丰城有宝剑。张华派雷
【献】《篇海》同獻。《字彙》俗獻字。(獻)《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建切,音憲。《說文》宗廟犬名羹獻,犬肥者以獻之。从犬,鬳聲。《禮·曲禮》犬曰羹獻。又《廣韻》進也。《爾雅·釋詁》享獻也。《疏》致物於尊者曰獻。《周禮·天官·小宰》膳獻。《註》膳獻,禽羞俶獻也。又《膳夫》王燕飮酒,則爲獻主。又《書·益稷》萬邦黎獻。《傳》獻,賢也。《論語》文獻不足故也。又《爾雅·釋言》獻,聖也。《諡法》聰明叡哲曰獻。知質有聖曰獻。又《爾雅·釋天》太歲在亥曰大淵獻。又姓。《風俗通》秦大夫獻則。又《集韻》桑何切,音娑。酒尊名,
【宝珠】的珍珠。《荀子·富国》:“辟之是犹使处女婴宝珠,佩宝玉,负载黄金,而遇中山之盗也。”汉焦赣《易林·履之损》:“虽有宝珠,无路致之。”宋苏轼《广州东莞县资福寺舍利塔铭》:“此身性海一浮沤,委蜕如遗不自收,戒光定力相烝休,结为宝珠散若旒。”清谷应泰《博物要览·志真珠》:“高邮甓社湖中昔产珠蚌,有极大蚌如门扉,中含宝珠如拳,每当望夕,其光与日争辉。”《中国民间故事选·合浦珠还》:“这海里有一颗宝珠,专在夜里发光,真是无价之宝。”2.花名。山茶的一种。亦称“宝珠茶”、“宝珠山茶”。《广群芳谱·花谱二十·山茶》:“
【君王】1.古称天子或诸侯。《诗·小雅·斯干》:“朱芾斯皇,室家君王。”郑玄笺:“室家,一家之内。宣王将生之子,或且为诸侯,或且为天子。”《楚辞·招魂》:“君王亲发兮惮青兕。”王逸注:“言怀王是时亲自射兽,惊青兕牛而不能制也。”唐白居易《长恨歌》:“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清谭献《<箧中词>序》:“昇元、靖康,君王为之;将相大臣,范仲淹、辛弃疾为之。”2.诸王之尊称。南朝宋鲍照《还都口号》:“君王迟京国,游子思乡邦。”按,此指临川王刘义庆。南朝梁沉约《游钟山诗应西阳王教》之五:“君王挺逸趣,羽斾临崇基。
【未】《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又《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又《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又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带】《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當蓋切,音。《說文》紳也。男子搫帶,婦人帶絲,象繫佩之形。佩必有巾,故帶从巾。《徐鉉曰》卌,其帶上連屬固結處。《釋名》帶,蔕也。著於衣,如物之繫蔕也。《易·訟卦》或錫之鞶帶。《疏》鞶帶大帶也。《禮·玉藻》凡帶有率,無箴功。《疏》謂其帶旣襌,亦以箴緶緝其側,但繂襵之,無別裨飾之箴功。又《揚子·方言》厲謂之帶。《註》小爾雅,帶之垂者曰厲。《詩·小雅》垂帶而厲。又佩也。《禮·月令》帶以弓。又《揚子·方言》行也。《註》隨人行也。又蟲名。《莊子·齊物論》螂蛆甘帶。又書帶,草名。《三齊
【赤灵符】佩挂胸前以避灾邪的符箓。晋葛洪《抱朴子·杂应》:“或问辟五兵之道……或以五月五日作赤灵符,著心前。”明叶宪祖《碧莲绣符》第二折:“登楼罢,纵目初,风花恼人空叹吁,教人羞佩赤灵符,情魔怎驱逐?”清黄遵宪《番客篇》:“垂垂赤灵符,灧灧緋交璫。”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