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县轻民力,封疆恃虏和

郡县轻民力,封疆恃虏和

诗句读音
郡县轻民力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入二十四職
拼音: jùn xiànqīng mínlì
封疆恃虏和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下平八戈
拼音: fēng jiāngshì3hé|hè|huó|huò|hú

郡县轻民力,封疆恃虏和释义

【郡县】。郡县之名,初见于周。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国内为三十六郡,为郡县政治之始,汉初封建制与郡县制并行,其后郡县遂成常制。《史记·秦始皇本纪》:“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魏书·崔浩传》:“若无水草,何以畜牧?又汉人为居,终不於无水草之地筑城郭、立郡县也。”明解缙《送刘绣衣按交阯》诗:“城郭新开秦郡县,山河原是汉金汤。”亦谓设置郡县。《新五代史·职方考》:“呜呼,自三代以上莫不分土而治也。后世鉴古矫失,始郡县天下。”清魏源《圣武记》卷六:“且安南自五季以来……前代曾郡县其地,反侧无常,不足厪

【轻民】的人。《管子·七法》:“百姓不安其居,则轻民处而重民散。”尹知章注:“轻民,谓为盗者,用盗致富,故处。”

【力】〔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林直切,陵入聲。《說文》筋也。象人筋之形。《徐曰》象人筋竦,其身作力,勁健之形。《增韻》筋,力氣所任也。《禮·聘義》日幾中而後禮成,非强有力者不能行也。又《曲禮》老者不以筋力爲禮。又《韻會》凡精神所及處,皆曰力。《孟子》聖人旣竭目力焉,旣竭耳力焉。又《韻會》物所勝亦曰力。《家語》善御馬者均馬力。《杜甫·張旭草書詩》溟漲與筆力。又勤也。《書·盤庚》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前漢·司馬遷傳》力誦聖德。《註》師古曰:力,勤也。又《禮·坊記》食時不力珍。《註》力,猶務也。又《後漢·

【封疆】1.亦作“封畺”。界域之标记;疆界。《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史记·商君列传》:“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张守节正义:“封,聚土也;疆,界也:谓界上封记也。”《汉书·天文志》:“故候息秏者,入国邑,视封畺田畴之整治,城郭室屋门户之润泽,次至车服畜产精华。实息者吉,虚秏者凶。”2.疆域;疆土。《周礼·地官·大司徒》:“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荀子·子道》:“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唐杜甫《遣兴》诗之一:“汉虏互胜负,封疆不常全。”3.指边疆。《

【恃】《唐韻》時止切《五音集韻》丞矢切,音市。《說文》賴也。从心寺聲。《廣韻》依也。《詩·小雅》無母何恃。又《集韻》丈里切,音峙。心不明也。又《玉篇》《廣韻》《集韻》時史切,音侍。《集韻》仗也。 或作。

【虏】《唐韻》郞古切《集韻》《韻會》籠五切,音魯。虜掠也。《漢書·晉灼註》生得曰虜,斬首曰獲。又地名。《水經注》淄水又東逕臨淄縣故城,其外郭卽晉獻公所徙臨淄城也,世謂之虜城。 《六書正譌》生得者,則以索貫而拘之,故字从毌从力。俗从男,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