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蒙锦阱,幸未驾蒲轮

居然蒙锦阱,幸未驾蒲轮

诗句读音
居然蒙锦阱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韵脚:上四十靜
拼音: jū ránmēng|méng|měngjǐnjǐng
幸未驾蒲轮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xìngwèijiàpú lún

居然蒙锦阱,幸未驾蒲轮释义

【居然】1.犹安然。形容平安,安稳。《诗·大雅·生民》:“不康禋祀,居然生子。”《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繆公以来,至於秦王,二十餘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唐陈子昂《夏日晖上人别李参军序》:“江汉浩浩而长流,天地居然而不动。”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徐凝》:“余昔经桐庐古邑,山水苍翠,严先生钓石,居然无恙。”2.显然。《三国志·魏志·何夔传》:“显忠直之赏,明公实之报,则贤不肖之分,居然别矣。”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岑参在西安幕府诗云:‘那知故园月,也到铁关西。

【蒙】《唐韻》莫紅切《集韻》謨蓬切,音濛。《爾雅·釋草》蒙,王女也。《註》女蘿別名。又《詩傳》唐蒙,菜名。又大蒙,藥名。《管子·地員篇》羣藥安生,小辛大蒙。又《易疏》蒙者,微昧闇弱之名。《書·洪範傳》蒙,隂闇也。又《左傳·昭元年》又使圍蒙其先君。《註》欺也。又《左傳·昭十三年》晉人執季孫意如,以幕蒙之。《註》裹也。又《前漢·宣帝紀》雖有患禍,猶蒙死而存之。《註》冒也。又《書·伊訓》具訓于蒙士。《疏》謂蒙稚,小之稱。又《詩·秦風》蒙伐有苑。《傳》蒙,討羽也。《箋》畫雜羽之文于伐。又縣名。《史記·老莊列傳》莊子者,

【锦】《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飮切,音。《說文》襄色織文也。从帛金聲。《徐曰》襄,雜色也。漢魏郡有縣,能織錦綺,因名襄邑。《釋名》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價如金,故字从金帛。《詩·衞風》衣錦褧衣。《傳》錦,文衣也。《左傳·襄三十一年》子有美錦,不使人學製焉。《拾遺記》員嶠山有冰蠶,霜覆之,然後成繭。其色五采,後代效之,染五色絲,織以爲錦。又《五代史·吳越世家》臨安有大樹,錢鏐幼時戲於此,及貴歸,衣以錦,號其樹曰衣錦將軍。又《南窗紀談》中散大夫,舊說謂之十樣錦。受命之初,不俟恩赦,便許封贈父母,一也。妻

【阱】〔古文〕汬《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疾郢切,音靜。《廣韻》坑也。《集韻》陷也。《周禮·秋官·雍氏》春令爲阱擭溝瀆之利於民者,秋令塞阱杜擭。又《集韻》《韻會》《正韻》疾政切,音淨。義同。 《集韻》同穽。

【未】《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又《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又《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又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驾】〔古文〕《唐韻》古訝切《集韻》《韻會》居迓切《正韻》居亞切,音嫁。《說文》馬在軛中。又馭也。《禮·曲禮》君車將駕。《正字通》唐制,天子居曰衙,行曰駕。又車乗也。漢制,六駕屬車八十一乗。《後漢·輿服志》天子出有大駕,有法駕,有小駕。又別駕,官名。《通典》漢別駕,從事史一人,刺史行部別乗一乗傳車,故稱曰別駕。唐攺郡丞爲別駕,德宗時復省,今府通判是也。又具車馬曰駕。《前漢·高帝紀》詔賢士大夫能從我游者,郡守身勸爲之駕,遣詣丞相。又騰駕也。《揚子·法言》仲尼駕說者也。如將復駕其所說,莫若使諸儒金口而木舌。《註》仲

【蒲轮】指用蒲草裹轮的车子。转动时震动较小。古时常用于封禅或迎接贤士,以示礼敬。《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始以蒲轮迎枚生,见主父而叹息。”《汉书·武帝纪》:“遣使者安车蒲轮,束帛加璧,徵鲁申公。”颜师古注:“以蒲裹轮取其安也。”唐罗邺《费拾遗书堂》诗:“自怜苇带同巢许,不驾蒲轮佐禹汤。”王闿运《<衡阳县志>序》:“汪洋为楚大儒,名久愈章,蒲轮寂寞,兰佩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