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执恒如缚,能仁学昔贤

拘执恒如缚,能仁学昔贤

诗句读音
拘执恒如缚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jū zhíhéngrúfù
能仁学昔贤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néng rénxuéxīxián

拘执恒如缚,能仁学昔贤释义

【拘执】。《史记·李斯列传》:“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旧唐书·哥舒翰传》:“及遇羯贼,旋致败亡,天子以之播迁,自身以之拘执,此皆命帅而不得其人也。”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辅臣得书,立使人拘执士荣。”2.拘泥,固执。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六:“臣又闻圣人不凝滞於物,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理有变通,情无拘执。”《三国演义》第七三回:“今宜从权,不可拘执常理。”清李渔《凰求凤·拐偦》:“只是这位主人拘执不过,请客不到,就要怪的。”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十二》:“当局定要在‘太太类’中选择,固然也过于拘执,但别

【恒】《字彙》俗恆字。

【缚】《廣韻》符钁切《集韻》《韻會》伏約切《正韻》符約切《說文》束也。《釋名》縛,薄也。使相薄著也。《廣韻》繫也。《左傳·僖六年》許男面縛銜璧。又《昭二十六年》以幣錦二兩,縛一如瑱。《註》縛,卷也。又《釋名》縛在車下,與輿相連縛也。《急就篇註》縛在車下,主縛軸令輿相連,卽今所謂鉤心也。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符臥切。義同。又《集韻》符遇切,音附。紨或作縛。繩也。《韻會》俗从專作縳,誤。漢典考證:〔《釋名》縛,薄也。使相薄者也。〕 謹照原文薄者改薄著。 考證:〔《釋名》縛,薄也。使相薄者也。〕 謹照原文

【能仁】译。即释迦牟尼。《修行本起经》卷上:“佛告童子,汝却后百刼,当得作佛,名释迦文。(原注:汉言能仁)……於是能仁菩萨以得决言,踊跃欢喜。”南朝齐王屮《头陀寺碑文》:“皇矣能仁,抚期命世。”《魏书·释老志》:“所谓佛者,本号释迦文者,译言能仁,谓德充道备,堪济万物也。”唐陈子昂《燕然军人画像铭》:“当闻西方之圣有能仁者,凶吉之业,各极以直。”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蒋太史》:“只有君亲无报答,生生常自祝能仁。”参阅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能仁与仁祠》。

【学】《唐韻》胡覺切《集韻》《韻會》《正韻》轄覺切,音鷽。《說文》覺悟也,本作斆,篆作學。《增韻》受敎傳業曰學。朱子曰:學之爲言效也。《詩·周頌》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書·說命》王人求多聞,時惟建事。學于古訓,乃有獲。《禮·學記》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又學校,庠序總名。《禮·王制》天子命之敎,然後爲學。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諸侯曰頖宮。又姓。見《姓苑》。又叶許旣切,音戲。《前漢·匡張孔馬敘傳》樂安裒裒,古之文學。叶下司,司音細。又叶後

【昔】漢典考證:〔《左思·詠史詩》當其未遇時,憂其塡溝壑。〕 謹照原詩憂其改憂在。 ()《說文》昔本字。籀文加肉作腊。《字彙》以爲古文昔字,非。腊原从作。又、。考證:〔《左思·詠史詩》當其未遇時,憂其塡溝壑。〕 謹照原詩憂其改憂在。 ()《說文》昔本字。籀文加肉作腊。《字彙》以爲古文昔字,非。腊原从作。又、。()《說文》昔本字。籀文加肉作腊。《字彙》以爲古文昔字,非。腊原从作。又、。()《說文》昔本字。籀文加肉作腊。《字彙》以爲古文昔字,非。腊原从作。又、。

【贤】〔古文〕臤贒《廣韻》《正韻》戸田切《集韻》《韻會》戸千切,音弦。《說文》多才也。《玉篇》有善行也。《易·鼎卦》大亨,以養聖賢。又《繫辭》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書·大禹謨》野無遺賢。又《咸有一德》任官惟賢材。又《禮·內則》若富,則具二牲獻其賢者於宗子。《註》賢,猶善也。又勝也。《禮·投壷》某賢於某若干純。《註》以勝爲賢。又下見切,音現。《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五分其轂之長,去一以爲賢。《註》賢,大穿也。又《韻補》叶下珍切。《詩·小雅》我從事獨賢。叶上臣。《前漢·敘傳》旣登爵位,祿賜頤賢,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