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足人难得,志诚符感应,清静扣玄机

具足人难得,志诚符感应,清静扣玄机

诗句读音
志诚符感应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拼音: zhì chéngfúgǎn yìng
清静扣玄机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qīng jìngkòuxuán jī

具足人难得,志诚符感应,清静扣玄机释义

【志诚】一。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説志诚,説衷肠;骋奸俏,骋浮浪。”元汤式《湘妃引·和陆进之韵》曲:“使聪明休使小聪明,学志诚休学假志诚。”《西游记》第五九回:“我是个志诚有餘的君子,不是那借物不还的小人。”清李渔《慎鸾交·心归》:“乔才不志诚,只图撞岁,那有真情。”

【符】《廣韻》防無切《集韻》馮無切《正韻》逢夫切,音扶。《說文》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釋名》符,付也。書所敕命于上,付使傳行之也。《玉篇》符,符節也。分爲兩邊,各持一以爲信。《篇海》符者,輔也,所以輔信。又驗也,證也,合也。《六書音義》符之爲言扶也,兩相符合而不差也。《周禮·地官》門關用符節。《註》符節者,如今諸官詔符也。《史記·五帝紀》黃帝合符釜山。《註》合諸侯符契圭璋而朝于釜山。《高祖紀》六年,剖符行封。《孝文紀》初與郡國守相爲銅虎符、竹使符。《註》張晏曰:符以代古之圭璋,从易也。師古曰:

【感应】受影响而引起反应。《易·咸》:“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汉书·礼乐志》:“《书》云:‘击石拊石,百兽率舞。’鸟兽犹且感应,而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宋周密《志雅堂杂钞·诸玩》:“﹝琴﹞凡动第一絃,则第四絃亦应,自然易动,即以羽毛轻纤之物试之,皆然,此气之自然感应者也。”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2.谓神明对人事的反响。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神通感应,不可思量。”唐刘知几《史通·书事》:“幽明感应,祸福萌

【清静】1.指天气晴朗宁静。《史记·龟策列传》:“新雨已,天清静无风。”《汉书·宣帝纪》:“东济大河,天气清静,神鱼舞河。”《隋书·天文志下》:“若天气清静,无诸游气,日月不明,乃为失色。”2.指心性纯正恬静。《吕氏春秋·审分》:“清静以公,神通乎六合,德耀乎海外。”汉刘向《列女传·弃母姜嫄》:“姜嫄之性,清静专一。”《北史·苏绰传》:“心不清静,则思虑妄生。”宋范仲淹《与唐处士书》:“清静和平,性与琴合。”3.不烦扰。多指为政清简,无为而治。《老子》:“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史记·曹相国世家》:“盖

【扣】《唐韻》苦切《集韻》《韻會》《正韻》丘切,音。擊也。《晉書·張華傳》吳郡臨平岸,出一石鼓,華曰:可取蜀中桐材,刻爲魚形,扣之則鳴矣。又《廣韻》《正韻》苦后切《集韻》《韻會》去后切,音口。義同。又《說文》牽馬也。 本作。通作叩。

【玄机】1.天意;天机。《红楼梦》第一回:“此乃玄机,不可预泄。”2.深奥微妙的义理。唐张说《道家四首奉敕撰》之三:“金炉承道诀,玉牒啟玄机。”《五灯会元·罗汉琛禅师法嗣·清凉文益禅师》:“师以玄机一发,杂务俱捐。”明冯惟敏《商调集贤宾·喜弟少洲以江省左辖乞休》套曲:“清心读道书,高谈穷妙理,这其间早已悟玄机。”3.神妙的机宜、计策。唐柳宗元《剑门赋铭》:“喋血誓士,玄机在握,分命貔貅,陈为猗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任你关防严且密,何如一弹破玄机。”4.指阴谋。《再生缘》第二九回:“为甚么,伤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