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模陶士器,药石补天聪
楷模陶士器,药石补天聪释义
【楷模】榜样。《后汉书·卢植传》:“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楨干也。”《南史·庾肩吾传》:“至如近世谢朓、沉约之诗,任昉、陆倕之笔,斯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宋叶适《谢宰执登科》:“固无以动世俗之耳目,斯可以为治道之楷模。”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这样便是西班牙女子的楷模。”2.犹效法。清俞樾《茶香室续钞·美体书》:“惜其书今无流传者,否则供童子楷模,颇得也。”典
【陶】《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刀切,音桃。《爾雅·釋丘》再成爲陶丘。《疏》丘形上有兩丘相重累。《書·禹貢》東出于陶丘北。《釋名》於高山上一重作之,如陶竈然也。《說文》陶丘,在濟隂。《戰國策》秦客卿造謂穰侯曰:秦封君以陶。《註》今定陶縣。《前漢·地理志》濟隂郡定陶縣。《史記·越世家》范蠡止於陶。《註》徐廣曰:今定陶。正義曰:括地志云:陶山在濟州平隂縣東三十五里,止此山之陽也。又《說文》陶丘有堯城,堯嘗所居,故堯號爲陶唐氏。《書·五子之歌》惟彼陶唐,有此冀方。又縣名。《漢書·地理志》魏郡館陶縣,雲中郡陶林
【士】《廣韻》《集韻》《韻會》鉏里切,音仕。四民士爲首。《詩·大雅》譽髦斯士。《禮·王制》命鄕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司徒論選士之秀者,升之學,曰俊士。升於司徒者,不征於鄕,升於學者,不征於司徒,曰造士。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升之司馬,曰進士。又官總名。《書·立政》庶常吉士。《禮·王制》天子之元士,諸侯之上士,中士,下士。又《孔安國曰》士,理官也,欲得其曲直之理也。《書·舜典》帝曰:臯陶,汝作士。《左傳·僖二十八年》士榮爲大士。又漢制,嘗爵爲公侯奪免者,曰公士。又《前漢·鄒陽傳》武力鼎士。《註》能舉鼎者。又《前
【器】〔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去冀切,去聲。《說文》衆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廣韻》器皿。《易·繫辭》形乃謂之器。《註》成形曰器。《書·舜典》如五器。《註》器謂圭璧。又《禮·王制》瘖聾、跛躃、斷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註》器,能也。《論語》及其使人也,器之。《疏》度人才器而官之。又《論語》管仲之器小哉。《註》言其度量小也。又姓。見《姓苑》。又叶欺迄切,音乞。《曹植·黃帝三鼎贊》鼎質文精,古之神器。黃帝是鑄,以像太乙。 《集韻》或作。《玉篇》俗作噐。
【药石】1.药剂和砭石。泛指药物。《列子·杨朱》:“及其病也,无药石之储;及其死也,无瘞埋之资。”汉枚乘《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説而去也。”三国魏曹髦《伤魂赋》:“岐鹊骋技而弗救,岂药石之能追。”宋苏轼《答子由颂》诗:“病根何处容他住,日夜还将药石攻。”明方孝孺《深虑论》二:“药石所以治疾而不能使人无疾。”2.比喻规戒。《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季孙之爱我,疾疢也;孟孙之恶我,药石也。”唐元稹《批宰臣请上尊号第三表》:“而乃过为溢美,频上鸿名。谅多忠赤之诚,殊非药石之爱。”清谭嗣
【天聪】1.上天赋予人的听力。《韩非子·解老》:“人也者,乘於天明以视,寄於天聪以听,託於天智以思虑。”南朝梁简文帝《六根忏文》:“愿捨此秽耳,得彼天聪。”2.对天子听闻的美称。三国魏曹植《求通亲亲表》:“冀陛下儻发天聪,而垂神听也。”唐白居易《贺雨》诗:“稽首再三拜,一言献天聪。”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十:“名动天聪,被旨祝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