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将指杯术,授与太湖公

堪将指杯术,授与太湖公

诗句读音
堪将指杯术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韵脚:入六術
拼音: kānjiāng zhǐbēi4|2|2
授与太湖公平仄:仄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一東
拼音: shòu yǔtàihúgōng

堪将指杯术,授与太湖公释义

【堪】《唐韻》口含切《集韻》《韻會》枯含切《正韻》苦含切,音戡。《說文》勝也。又任也,可也。《家語》子貢曰:吳王爲人猛暴,羣臣不堪。《羊祜讓開府表》臣有何功,可以堪之。又堪輿,天地總名。《范浚心箴》茫茫堪輿,俯仰無垠。又《孟康曰》堪輿,神名,造輿宅書者。又山形奇怪也。《揚雄·蜀都賦》堪當隱倚。又姓。《風俗通》八元仲堪之後。又《說文》地突也。《徐鉉註》地穴中出也,據此與龕同。又《集韻》楚錦切,音墋。土也。一曰不淸澄。 通作勘,戡。別作龕。《正字通》經傳錯互者,因聲近而譌。

【将指】或手的中指。《左传·定公十四年》:“灵姑浮以戈击闔庐,闔庐伤将指,取其一屨。”杜预注:“其足大指见斩。”《左传·宣公四年》“子公之食指动”唐孔颖达疏:“谓大指为将指者,将者,言其将领诸指也。足之用力,大指为多;手之取物,中指最长。故足以大指为将指,手以中指为将指。”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大》:“城隍南面坐,唤人犯上,执籍呼名。呼已,并令以利斧斫去将指。”何垠注:“将指,中指也。”

【杯】〔古文〕《唐韻》布回切《集韻》《韻會》晡枚切《正韻》晡回切,背平聲。《說文》作桮。俗作,通作杯。飮酒器。唐孔穎達曰:《周禮》有王敦,今之杯盂也。《禮·玉藻》母沒而杯棬不能飮焉,口澤之氣存焉爾。又盛羹器。《前漢·項羽傳》幸分我一杯羹。《師古註》今之側杯有兩耳者。又叶博孤切,音餔。《曹植·隴西行》卻略再拜跪,然後持一杯。談笑未及竟,左顧敕中廚。又叶薄侯切,音裒。《鮑照·合歡詩》飮共連理杯,寢共無縫裯。漢典考證:〔《史記·項羽傳》一杯羹。《師古註》今之側杯有兩耳者。〕 謹按師古註係前漢書,謹將史記改爲前漢。幷照

【术】《唐韻》《集韻》《韻會》食律切,音秫。《廣韻》技術也。《人物志》思通造化,策謀奇妙,是爲術家。又心術。《漢書註》師古曰:述,道徑也,心之所由也。《禮·樂記》心術形焉。又道也。《晏子·雜下篇》言有文章,術有條理。又業也。《禮·儒行》營道同術。又《說文》邑中道也。《管子·度地篇》百家爲里,里十爲術,術十爲州。《左思·蜀都賦》亦有甲第,當衢向術。又《博雅》迹也。又與述通。《禮·祭義》結諸心,形諸色,而術省之。《註》術當爲述。又與沭通。《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術陽侯建德。《索隱曰》在下邳。又《集韻》徐醉切,音燧

【授与】“授予”。给予。汉王充《论衡·初禀》:“朋友彼我,无有授与之义。”《百喻经·小儿得欢喜丸喻》:“时有一人持欢喜丸授与小儿,小儿得已,贪其美味,不顾身物。”《易·咸》“二气感应以相与”唐孔颖达疏:“今兑柔在上,而艮刚在下,是二气感应以相授与,所以为咸亨也。”《文汇报》1989.9.28:“荣誉奖也授予影片《开国大典》、《巍巍昆仑》、《百色起义》。”典

【太】《集韻》他蓋切,音汰。與大泰同。《說文》滑也。一曰大也,通也。○按經史太字俱作大。如大極、大初、大素、大室、大、大廟、大學及官名大師、大宰之類。又作泰,如泰卦、泰壇、泰誓、泰春、泰夏、泰秋、泰冬之類。范氏撰《後漢書》父名泰,避家諱,攺从太。毛氏韻增,經史古太字無點,後人加點以別小大之大,非。《字彙》引之,失考。又姓。文王四友太顚之後。見《統譜》。又叶力至切,音利。《歐陽修·祭龍文》宜安爾居,靜以養智。冬雪春雨,其多已太。又《集韻》他達切,音獺。太末,漢縣名。在會稽西南。 亦作太。

【湖】《唐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胡。《說文》大陂也。《周禮·夏官·職方氏》楊州,其浸五湖。《水經注》五湖,謂長塘湖,太湖,射貴湖,上湖,滆湖。又水名。《水經注》湖水,出桃林塞之夸父山。又州名。《廣輿記》屬浙江,吳曰吳興,隋唐曰湖州,今爲湖州府。

【公】〔古文〕《唐韻》《正韻》古紅切《集韻》《韻會》沽紅切,音工。《說文》平分也。从八从厶。八,猶背也。厶音私。《韓非曰》自營爲厶,背厶爲公。《徐曰》會意。《爾雅·釋言》無私也。《書·周官》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又《玉篇》方平也,正也,通也。又《禮·禮運》大道之行,天下爲公。《註》公猶共也。又爵名,五等之首曰公。《書·微子之命》庸建爾于上公。又三公官名。《韻會》周太師,太傅,太保爲三公。漢末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爲三公。東漢太尉,司徒,司空爲三公。又官所曰公。《詩·召南》退食自公。又父曰公。《列子·黃帝篇》家公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