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风霜晓,郊原春兴馀

客路风霜晓,郊原春兴馀

诗句读音
郊原春兴馀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jiāo yuánchūn xīng
客路风霜晓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kè lùfēng shuāngxiǎo

客路风霜晓,郊原春兴馀释义

【郊原】原野。南朝梁萧子范《东亭极望》诗:“郊原共超远,林野杂依菲。”宋苏轼《过云龙山人张天骥》诗:“郊原雨初足,风日清且好。”明梁辰鱼《浣纱记·送饯》:“国破山河在,城倾草树迷。看纵横白骨郊原蔽。”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地上是百花灿烂的郊原,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萧森。”

【春兴】陶潜《登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之一:“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逯钦立注:“春兴,春耕。”1.春游的兴致。唐皇甫冉《奉和对山僧》:“远心驰北闕,春兴寄东山。”唐张蠙《和崔监丞春游郑仆射东园》:“春兴随花尽,东园自养閒。”2.犹春心。谓情欲。《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五:“二女喜之不胜,停当了布疋等他,一团春兴。”《红楼梦》第六五回:“那贾璉吃了几杯,春兴发作,便命收了酒果,掩门宽衣。”《白雪遗音·马头调·佳期》:“口啣衣襟,无端春兴倩贷谁办。”

【客路】1.指外乡的路。唐皇甫冉《赴李少府庄失路》诗:“月照烟花迷客路,苍苍何处是伊川?”2.指旅途。唐戴叔伦《江干》诗:“予生何濩落,客路转辛勤。杨柳牵愁思,和春上翠裙。”宋苏轼《次韵孙巨源见寄》之三:“应知客路愁无奈,故遣吟诗调李陵。”元方回《江行大雨水涨》诗:“客路由来但喜晴,山湥何况舟更行。”明徐熥《寄弟》诗:“春风送客翻愁客,客路逢春不当春。”

【风霜】1.风和霜。《后汉书·卢植传论》:“风霜以别草木之性,危乱而见贞良之节。”唐杜审言《赠苏味道》诗:“雨雪关山暗,风霜草木稀。”陈毅《冬夜杂咏·秋菊》:“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2.比喻艰难辛苦。《北齐书·文襄帝纪》:“犯危履难,岂避风霜。”《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随行两个家人,一个叫做王恩,一个叫做王惠。多是经歷风霜、惯走江湖的人。”杨朔《香山红叶》:“但是从你脸上密密的纹路里,猜得出你是个久经风霜的人。”3.比喻峻厉严肃的内容。《西京杂记》卷三:“淮南王安著《鸿烈》二十一篇……自云:‘字中皆挟风霜。

【晓】《唐韻》呼皛切《集韻》《韻會》《正韻》馨鳥切,囂上聲。《說文》明也。《玉篇》曙也。又《揚子·方言》知也。《史記·西南夷傳》指曉南越。又《前漢·元后傳》末曉大將軍。《註》曉,猶白也。又《揚子·方言》遇也。又嬴也。又《博雅》說也。又快也。又《玉篇》慧也。